[发明专利]数据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7913.8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2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蔺红明;王磊;朱迪;陈天群;魏兵卓;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7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目标 机动 识别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接收步骤:接收目标数据;目标速度处理步骤: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对目标速度进行平滑处理,输出目标速度平滑处理结果;目标位置预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速度平滑处理结果,得到目标位置预测信息;机动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目标位置预测信息和目标位置观测信息,对目标进行机动识别并输出机动标识。本发明通用性良好,能够有效的节约研制经费和人力资源成本,本发明在高数据率下快速、准确的识别目标机动,进而提高系统对机动目标快速、准确识别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数据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尤其地,本发明涉及目标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标运动模型是目标跟踪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任何目标的跟踪都是以目标运动模型为基础来展开研究的,而物体运动模型都是以各种几何运动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运动)建立的。因此,如果能事先知道目标的运动规律,则可以建立合适目标的运动模型(机动目标模型、非机动目标模型),进而选择合适的目标处理算法,提高目标参数的解算精度,那么快速、准确的识别运动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目标源数据率较高时,目标跟随性较好,仅从观测值和滤波值无法判断目标机动,针对高数据率设计新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采用滑窗、预测地方法快速、准确的目标识别机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接收步骤:接收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包括:目标位置观测信息;
目标速度处理步骤: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对目标速度进行平滑处理,输出目标速度平滑处理结果;
目标位置预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速度平滑处理结果,得到目标位置预测信息;
机动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目标位置预测信息和目标位置观测信息,对目标进行机动识别并输出机动标识。
优选地,所述目标速度处理步骤包括:
根据目标数据计算目标速度平滑处理后的速度:
其中,
vX(n)表示平滑处理后的第n点X方向速度,作为所述目标速度平滑处理结果;
点表示滤波器接收到的目标数据所形成的点迹;
n表示点的序号数,n为正整数;
X(n-Njk|n-Njk)表示第n-Njk点的滤波器的位置滤波值;
Njk表示滑窗区间起始点的序号数;
Njg表示滑窗区间大小;
X(n-Njg-Njk|n-Njg-Njk)表示第n-Njg-Njk点的滤波器的位置滤波值;
t(n-Njk)表示第n-Njk点输入值的时间戳;
t(n-Njg-Njk)表示第n-Njg-Njk点输入值的时间戳。
优选地,所述目标位置预测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7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力双驱平衡车
- 下一篇:基于RAID5的固态硬盘中用户数据的写入方法、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