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送风类型定义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7352.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易榕;易正清;梁远舰;刘维亮;严凤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F04D27/00;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送风 类型 定义 风扇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送风类型定义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首先获取风扇在各工作模式送风时的送风参数,基于送风参数确定风扇在各工作模式下的送风类型,其次获取风扇当前工作场景中用于确定风扇目标送风类型的参数,基于用于确定风扇目标送风类型的参数确定目标送风类型,最后控制风扇朝向目标用户,并以与目标送风类型相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行送风。本发明一方面考虑风扇工作环境对送风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用户信息及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控制风扇进行相应工作模式的送风,具有为用户带来更好送风体验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送风类型定义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智能风扇作为用户日常频繁使用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其功能是否多样、是否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其中,由于智能风扇具有不同智能工作模式的同时,也能根据工作环境不同为用户智能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送风,成为大部分用户选择智能电扇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智能电扇大多只设计了基于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送风的控制方案,或者基于环境因素调整送风参数的控制方案。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智能风扇使用过程中受具体使用场景不同影响,即使在同一工作模式下,在风扇理想送风区域内的送风效果也不尽相同,如果仅仅基于外界环境因素选择工作模式进行送风,并不能让用户感受到最佳送风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风扇以各种工作模式进行送风时,在风扇的送风区域内,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的位置上采集的至少一项送风参数;
基于预设送风距离值和所述至少一项送风参数获取风扇以各种工作模式进行送风时的送风类型;其中,所述送风类型与预设送风距离值和所述至少一项送风参数的对应关系为预先设定;
获取用于确定风扇目标送风类型的参数;所述用于确定风扇目标送风类型的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用户距离风扇的距离值,还能够包括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用于确定风扇目标送风类型的参数,获取风扇的目标送风类型;
控制风扇朝向目标用户,并以与目标送风类型相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行送风。
进一步,所述相对于目标风扇预设距离值的位置上采集的至少一项送风参数,能够包括以下一项或若干项的组合:
风量、风速、送风方向和送风温度。
进一步,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体表温度中的至少一种;
目标用户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值、环境湿度值和环境气压值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的位置上采集的送风参数为送风方向时,存在以下至少一种预先设定的送风类型,送风类型与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和送风方向的对应关系如下:
强直风,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8至12米,送风方向与水平面垂线角度值介于45°至90°之间;
循环风,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12米,送风方向与水平面垂线角度值介于80°至90°之间;
散风,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2至4米,送风方向与水平面垂线角度值介于20°至45°之间;
散直风,相对于风扇预设距离值1至2米,送风方向与水平面垂线角度值介于20°至4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7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