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唾液结晶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7074.X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迪琼;叶嘉明;张剑琦;虞峰;孔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21/84;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芯片 唾液结晶 芯片 限位平台 限位柱 唾液收集 限位孔 唾液 过滤器 底部连通 定量收集 两端设置 食物残渣 位置限定 开口式 位柱 匹配 存储 配合 保证 | ||
一种唾液结晶芯片,包括过滤芯片和位于过滤芯片下方的结晶芯片;过滤芯片上设置有用于唾液定量收集和存储的开口式唾液收集腔;唾液收集腔底部连通有能够消除唾液中气泡和食物残渣的过滤器;过滤芯片两端设置有限位柱;结晶芯片上设置有与限位柱位置对应的限位平台,并且在限位平台上设置有与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限位柱与限位孔配合,对过滤芯片和结晶芯片的相对位置限定,保证唾液结晶的定点形成;两个限位平台之间形成唾液结晶平台;唾液结晶平台一侧连接有手持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唾液结晶芯片。
背景技术
育龄女性的排卵监测对于其避孕和备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排卵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基础体温法、排卵试纸法、宫颈粘液法、B超法和唾液结晶法等。其中基础体温法需对每日清晨不活动前的体温进行连续监测,麻烦且准确率低;排卵试纸法操作简单但干扰因素多、准确率低;宫颈粘液法和B超法需要到医院借助专门的操作或仪器,耗时长、费用高。
唾液结晶法是利用唾液与宫颈粘液所具有的结晶形态和周期一致性对女性排卵进行监测的方法。在不同雌激素影响下,唾液中所含蛋白质、氯化钠和水在一定比例的共同作用下可形成不同形状的晶体。在排卵日前7天左右,唾液中可出现羊齿状结晶,至排卵日该晶体形态达到最粗壮、清晰和典型,排卵后这种结构逐渐变细小、模糊并消失。目前市面上的大多唾液结晶型排卵监测产品均以此作为其检测原理,且唾液采集后直接涂布于玻片上,结果易受食物残渣和气泡影响,若进食则需漱口并等待1小时后再取唾液,严重影响使用的方便性;唾液薄膜厚度的不同对结晶效果的影响显著;同时对于图像拍摄型排卵检测仪,唾液量和结晶位置难以控制,尤其唾液结晶区域面积较大时,在不同位置的结晶形态差别巨大,拍摄位置与目标区域的对准困难和拍摄对象对准操作复杂问题等,将直接影响分析准确度和用户体验度。
综上,如何需要提供一种唾液收集、过滤和结晶的芯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唾液结晶芯片,集唾液收集、过滤和结晶功能为一体,可实现唾液小面积定点结晶,以及唾液结晶的全域观测,有效提高唾液排卵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一种唾液结晶芯片,包括过滤芯片和位于所述过滤芯片下方的结晶芯片;
所述过滤芯片上设置有用于唾液定量收集和存储的开口式唾液收集腔;所述唾液收集腔底部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可在唾液定向移动过程中消除唾液中的气泡和食物残渣,提高唾液结晶的准确性和可观测性;所述过滤芯片两端设置有限位柱;
所述结晶芯片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位置对应的限位平台,并且在所述限位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配合,对所述过滤芯片和所述结晶芯片的相对位置限定,保证唾液结晶的定点形成;两个所述限位平台之间形成唾液结晶平台;所述唾液结晶平台一侧连接有手持平台,方便拿取,防止唾液结晶被破坏。经过滤的唾液接触下方的所述结晶芯片并在唾液结晶平台形成与所述过滤器下表面形状一致的唾液液膜,该唾液液膜的厚度可利用所述过滤器下表面与伞式结晶芯片的间距以及过滤时间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唾液结晶芯片,免除了唾液收集时唾液中的气泡和食物残渣对结晶的影响,同时过滤后的定量唾液通过滤孔可在指定区域内形成结晶,结晶条件稳定可控,结晶易于观测,准确度高。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唾液结晶芯片中,所述过滤芯片和所述结晶芯片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聚物、N,N-二甲基丙烯酰胺高聚物、玻璃、金属;所述过滤芯片和所述结晶芯片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矩形、圆形、扇形;所述过滤芯片和所述结晶芯片的厚度均在0.1mm–5mm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唾液结晶芯片中,所述过滤芯片为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聚物制成的长方体结构,尺寸为15mm×30mm×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7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