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同化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6814.8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陶颖;李川;白云;敖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4;C02F3/02;C02F3/20;C02F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氧 曝气 动力学模型 数据同化 曝气量 在线测量 在线优化 调控 优化 溶解氧测量 模型模拟 曝气装置 在线调控 重要应用 转移率 传感器 扩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同化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型模拟:用曝气的动力学模型模拟溶解氧的转移率,进而模拟溶解氧浓度;S2、在线测量:用溶解氧测量传感器在线测量实际的溶解氧浓度;S3、数据同化:用模拟的溶解氧浓度和实际的溶解氧浓度结合起来进行数据同化,得到优化的曝气参数;S4、参数代入:将优化的曝气参数代入曝气装置的动力学模型;S5、在线调控:利用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在线曝气量调控。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可将实际溶解氧的变化和曝气的动力学模型、溶解氧扩散模型联系起来,提高了曝气的调节精度,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算法调控环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同化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污水处理领域中,以生物法应用最为广泛,即通过人为地维持好氧、缺氧或厌氧环境,使生物池中的微生物按照需求持续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以降低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如降低水中的BOD5、COD、TP、TN等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实现达标排放。而曝气量是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首要因素,曝气量的控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能耗单元,一般占厂区能耗的45%——70%。实际应用中,如果曝气系统操作不当,曝气量过小,好氧段硝化反应受到抑制,易造成出水氨氮值不达标;当曝气量过大时,除额外增加的运行费用外,高强度的曝气搅拌作用会将污泥絮状体打碎,影响二沉池内污泥沉降,进而影响出水效果;同时会因混合液的回流作用造成缺氧段的溶解氧含量过高,抑制反硝化反应的发生,造成出水TN的不达标及碳源的不必要浪费。
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量的控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是快速时标变量,其动力学特性是非线性和时变的,因此简单的控制策略或仪表依赖程度过高的控制方法难以满足曝气量的控制要求。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同化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据同化在线优化曝气量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型模拟:用曝气的动力学模型模拟溶解氧的转移率,进而模拟溶解氧浓度;
S2、在线测量:用溶解氧测量传感器在线测量实际的溶解氧浓度;
S3、数据同化:用模拟的溶解氧浓度和实际的溶解氧浓度结合起来进行数据同化,得到优化的曝气参数;
S4、参数代入:将优化的曝气参数代入曝气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S5、在线调控:利用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在线曝气量调控。
优选的,步骤S1-步骤S5均在一个同化时间窗口T内进行。
优选的,所述数据同化的方法为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
优选的,所述动力学模型选用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并且在模型输入数据阶段将模型与溶解氧的转移率有关的参数设置成变量,并进行扰动产生相应集合。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器和曝气池,所述曝气装置的参数包括曝气器污染系数、新曝气器标准氧转移率、基于水质及池型结构的修正系数、温度修正系数、曝气池水体实际温度、稳态饱和溶解氧浓度、曝气池处于预定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以及曝气池平均溶解氧浓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可将实际溶解氧的变化和曝气的动力学模型、溶解氧扩散模型联系起来,提高了曝气的调节精度,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