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间气流诱导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6604.9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关永军;刘总兵;曾勇;刘靖;杨晓玲;刘敬雄;董慧;毛宇;曹震宇;陈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1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刘晓岚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气流 诱导 有害 气体 净化 方法 | ||
一种车间气流诱导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属于车间外排有害气体诱导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通过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来实现,包括:步骤一、在车间两侧檐口处设有通风口;步骤二、车间内屋顶中部设置诱导风机,车间两侧通风口外侧分别设有喷淋系统;步骤三、诱导风机加速车间内气流从通风口排出;步骤四、车间内气流外排时,通过喷淋系统对气流进行处理。所述车间气流诱导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实现了最佳的室内气流组织,达到了高效经济的通风换气效果;选用诱导风机作为诱导源,使车间跨度有效地拓宽,不但满足大跨度车间的要求,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更为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外排有害气体诱导与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间气流诱导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车间安装有多台生产设备,在生产中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虽然设备配有局部排风系统,但因操作等原因无法完全密封,总有少量有害气体外溢到车间内。目前,工业生产中,热车间通常在屋脊上安装屋顶通风器,靠热压作用排出车间内的热气流并带走有害气体;冷车间通常在侧墙安装风机强制排出室内的有害气体。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方式无法解决大跨度车间通风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在车间顶部的诱导风机的作用下,使车间内紊乱的气流形成有组织气流,有序排出至车间外侧,通过安装在车间外侧的喷淋系统对外排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捕集和吸收,实现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通过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来实现,所述车间诱导通风机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上导流板、下导流板、诱导风机、喷淋系统、积液盘、风阀、风向风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上导流板为V形结构,上导流板两个边的最高点分别设置在通风口的上部,所述通风口设置在车间两侧檐口处,两个下导流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导流板两个边的下方,诱导风机设置在上导流板的最低点的下方,车间两侧通风口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喷淋系统、风阀和风向风速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诱导风机和喷淋系统连接,用于控制诱导风机和喷淋系统的开闭,控制器与风阀连接,用于调整风阀的角度;
所述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车间两侧檐口处设有通风口;
步骤二、车间内屋顶中部设置诱导风机,车间两侧通风口外侧分别设有喷淋系统;
步骤三、诱导风机加速车间内气流从通风口排出;
步骤四、车间内气流外排时,通过喷淋系统对气流进行处理。
所述下导流板设置有多个风口,每个风口的两侧设置有辅助导流板,所述辅助导流板与下导流板连接。
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风阀,所述通风口上方的屋顶处设有风向风速传感器。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加压管路系统、喷嘴、积液盘、积液回收管路和积液池,所述加压管路系统包括加压泵和管路,所述积液池设有后续处理系统。
本发明中的一种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最佳的室内气流组织,达到了高效经济的通风换气效果;选用诱导风机作为诱导源,和热车间自然通风相比,在诱导作用下,特别在贴附射流作用下,使车间跨度有效地拓宽,比热压形成的气流组织更为有序、合理,通风效果更好;和车间机械通风相比,采用诱导通风,其作用范围更广,不但满足大跨度车间的要求,而且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其诱导通风方案更为节能;本方法既可应用于热车间,亦可以用于冷车间,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后续气体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车间诱导通风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在车间实现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及其安装结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