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6269.2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徐辉;李京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箱 污水提升泵站 多管 横排 中隔墩 横梁 整流装置 汇流井 组合式 均化 配水 泵站集水池 高效运行 工程应用 流量分配 有效保障 整流效果 均匀度 流条件 泵站 施工 制作 改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在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的汇流井内设置横排墩、在进水箱涵内设置中隔墩与横梁,横排墩、中隔墩以及横梁构成组合式整流装置,本发明利用横排墩对汇流井多管入流进行整流从而实现均化进水箱涵入流的作用,中隔墩与横梁对进水箱涵入流起到进一步的均化和整流效果,能够有效保障进水箱涵流量分配的均匀度,从而为泵站集水池提供了良好的进流条件,对于确保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发明的组合式整流装置结构形式简单、容易施工制作、无需额外增加泵站的用地面积,适于在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与改造工程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污水提升泵站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雨污排水系统是处理及排除雨、污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雨污排水系统面临极大的考验。
污水提升泵站是市政雨污排水系统的核心,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污水提升泵站,是市政雨污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受城市用地面积、地下管网布置以及周边已有建筑物等条件限制,污水提升泵站进水建筑物布置局促,有时难以避免会采取多管进流形式用以输送不同来流方向的雨、污水。
目前,多管进流形式的污水提升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污水提升泵站汇流井因其用地面积有限,各向来流进入汇流井内往往存在主流集中、各向水流间相互干扰影响,以及存在旋滚、偏流等不良流态,使得水流进入进水箱涵前很难充分调配均匀,以致进水箱涵各孔配水不均且存在回流、旋涡等不良流态,进而容易造成泵站集水池进流条件不佳、水泵机组进流均匀性变差等问题,严重时会影响污水提升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该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在不增加污水提升泵站用地面积的情况下,对汇流井多管入流进行整流,实现均化进水箱涵入流的作用。同时,通过在进水箱涵内设置中隔墩与横梁,进一步对进水箱涵入流起到的均化和整流效果,从而有效保障进水箱涵流量分配的均匀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障多管进流污水提升泵站进水箱涵配水均匀的方法,污水提升泵站包括汇流井、进水箱涵和集水池,其中,进水箱涵用于连通汇流井与集水池;汇流井具有一个主进流管和两个副进流管;通过在汇流井内设置横排墩,以及在进水箱涵内设置中隔墩和横梁的方法,使得进水箱涵实现均匀配水。
汇流井的横截面为矩形,汇流井的长度为L、宽度为B、高度为H。
主进流管布设在汇流井前大侧壁中部且管径D1;主进流管出口中心点位于汇流井中心线上。
两个副进流管分别垂直布设在两个小侧壁中部且管径均为D2。
主进流管和两个副进流管的中心线高程相同且与汇流井底面的距离高度为H1。
横排墩沿汇流井长度方向布置,横排墩的高度H4=H1+0.5×D1;横排墩包括主墩、三角形导墩以及副墩。
副墩对称布设在主墩两侧,且均位于主墩中心线上;主墩中心线与副进流管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三角形导墩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导墩的顶点正对主进流管中心线,三角形导墩的底面与主墩前侧相连接且二者相应接触面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