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5202.7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电磁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南京矛盾防辐射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C08L101/12;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莉芳 | 
| 地址: | 2100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电磁辐射 槽口 电磁辐射吸收 导电聚合物 板块活动 固定块 制备 低电阻导电材料 聚合物基质 屏蔽空间 引导作用 辐射波 反射 反弹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第一板块位于第二板块上方,第二板块位于第三板块上方,且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活动连接,并且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活动连接,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上方的四角均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内均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第一槽口固定连接。该种第二板块由聚合物基质和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内部低电阻导电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反射和引导作用,形成屏蔽空间,从而减弱了电磁辐射的效果,解决了以往的复合材料吸收电磁辐射能力不强,容易将辐射波反弹扩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加工组成的,具有各材料优点性能,互相关联组成一种单一材料不能达到的性能。
现有的复合材料无法根据使用者的用处进行拼接,现有的复合材料吸收电磁辐射能力不强,且容易将辐射波反弹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复合材料吸收电磁辐射能力不强,且容易将辐射波反弹扩大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具有复合材料吸收电磁辐射能力强、且不容易将辐射波反弹扩大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位于第二板块上方,所述第二板块位于第三板块上方,且所述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活动连接,并且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上方的四角均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均设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与第一槽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方均设有弹簧杆,且所述弹簧杆与固定块紧密焊接,所述弹簧杆上方设有圆形磁片,且所述圆形磁片与弹簧杆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磁片外侧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底面四角均设有第二槽口,且第二槽口嵌入设置于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中,所述第二槽口内设有铁片,且铁片与第二槽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槽延伸至第一槽口内壁并与第一槽口相通。
优选的,所述卡块包括弹簧,且所述弹簧设置在卡块内侧,所述卡块与卡槽大小相吻合,且所述卡块通过弹簧与圆形磁片固定。
优选的,所述圆形磁片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的槽深相等,且所述弹簧杆的长度为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槽深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块的材质为复合材料,且材质为聚合物基质和导电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发明一种具有电磁辐射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首先将聚合物基质16%、导电聚合物74%、相容剂9%和加工助剂1%准备好;
S2:将电源拆头插入供电处,使电熔炉通过电升温至1200°;
S3:将聚合物基质16%和导电聚合物74%先放入电熔炉内,在电熔炉加热1小时;
S4:在放入相容剂9%和加工助剂1%加热1小时,使其熔成液态,加热结束时,通过卡扣打开模具;
S5:将熔合在一起的材料液体倒入在模具中,冷却完固体形态,将其拿出,此复合材料具有电磁辐射吸收的功能,因为导电聚合物内部低电阻导电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反射和引导作用,形成屏蔽空间,从而减弱了电磁辐射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电磁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南京矛盾防辐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电磁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南京矛盾防辐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