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562.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傲;于婉茹;宜珏;谈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多孔材料 混合溶液 掺杂 制备 无水乙醇洗涤 高压反应釜 混合溶液中 蒸馏水洗涤 分散性好 烘箱干燥 冷却降温 水热法制 制备工艺 反应釜 纳米片 浓度比 可控 配制 转入 发育 | ||
一种制备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配制MnSO4·H2O浓度为0.002‑0.008mol/L,MnSO4·H2O与KMnO4浓度比为1:2‑1:10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30‑40mL,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0033‑0.132mmol的Zr(NO3)2·5H2O,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入高压反应釜;待反应釜反应后,冷却降温,将所得产物先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最后经烘箱干燥,得到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水热法制备出了Zr4+掺杂δ‑MnO2纳米片,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简单、过程可控,此外所得产物晶相发育完整,纯度高,分散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可再充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军事装备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种类众多且具有比C类材料更高的理论比容量而成为目前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MnO2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它相对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232mAh/g),较低的放电平台(约0.4V),丰富的储量、低的成本、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MnO2具有α、β、γ、λ、ε、δ等多种晶型,是通过[MnO6]八面体基本单元以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形成的,不同晶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和性能差异。δ-MnO2是一种二维层状结构,这种层状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在晶格中移动及Li+的嵌入脱出,因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池材料中。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δ-MnO2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本征电子电导率(10-5~10-6S/cm)较低,不利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荷传递;并且具有较大的体积效应,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粉化,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
目前,国内外对δ-MnO2的改性有三种方法:(1)在电极材料中掺杂金属离子,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2)制备复合电极材料,如与碳、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3)合成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锰。金属离子掺杂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且制备方法简单,设备和过程易控制。本研究通过水热法合成了Zr4+掺杂δ-MnO2,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采用简单水热法制备出了Zr4+掺杂δ-MnO2纳米片,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简单、过程可控,此外所得产物晶相发育完整,纯度高,分散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Zr4+掺杂δ-MnO2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MnSO4·H2O浓度为0.002-0.008mol/L,MnSO4·H2O与KMnO4浓度比为1:2-1:10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30-40mL,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