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3461.6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辛美丽;丁刚;吕芳;刘玮;吴海一;詹冬梅;王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放置盒 幼苗 铜藻 模具主体 方形管 标本制作 支撑架 纹路 倒四棱锥状 标本位置 顶部开放 四棱锥状 状态观察 胶质 倒置 观察面 硅胶片 中空的 底面 硅胶 通透 拼接 制备 伸展 侧面 标本 清晰 开放 | ||
1.一种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由硅胶制成的模具主体,所述支撑架由中空的方形管和倒四棱锥状的模具放置盒组成,所述模具放置盒插入至方形管内,所述模具放置盒的顶端四周与方形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模具主体为底面开放且侧面由4片三角形硅胶片拼接围成的四棱锥状结构,所述模具放置盒的顶部开放且用于放置倒置的模具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和模具放置盒均由PVC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的底边长为15cm,棱长为20cm,高度为1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一标本固定装置,所述标本固定装置为透明的玻璃片/玻璃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片/玻璃板的尺寸为10cm×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的侧面设有容量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样品的处理:选取目标铜藻幼苗连同苗绳一起剪下;
(2)铜藻幼苗的固定:在标本固定装置的中央滴加α-氰基丙烯酸乙酯,将苗绳粘于标本固定装置上,≥5min后,将标本固定装置粘有铜藻幼苗的一面朝下置于模具主体内部,并使标本固定装置水平放置;
(3)注胶:将胶液缓慢倒入模具主体内;
(4)标本的分离:将模具主体放置于常温10h后以确保胶液凝固,将模具主体从模具放置盒中取出,从模具主体外侧轻轻揉搓凝固胶与硅胶片的接触面,以使凝固胶与模具主体分离,最终将凝固胶从模具主体中完整取出,即获得铜藻幼苗标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铜藻幼苗的长度为1cm,剪后苗绳的长度为1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胶液为混合胶液,所述混合胶液由双酚A环氧树脂和聚醚胺D-230按照1:2.5的体积比混合制成,每次混合胶液的混合总量≤50ml;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备好的双酚A环氧树脂和聚醚胺D-230倒入容器内,用玻璃棒搅拌至没有拉丝,将胶液置于40℃水浴下至没有气泡后,置于常温,即获得所述混合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所述混合胶液缓慢倒入模具主体内,静置并计时,期间再用相同的混合胶液制备方法配制50mL混合胶液,待上一次倒入的混合胶液凝固20min后,将新配制的混合胶液倒入模具内,重复操作至混合胶液的量刚没过标本固定装置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4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节软骨玻璃化冷冻保护液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环唑醇静电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