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404.8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毛巨勇;李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控华运(厦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F21/32;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陈江雄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处理单元 指纹采集单元 机电锁 数据存储装置 存储空间 数据接口 数据存储功能 按压 采集 安全性问题 存储器 保障数据 比对结果 传统挂锁 存储功能 手指指纹 比对 指纹 存储 锁定 访问 图像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指纹识别处理单元,分别与指纹识别处理单元连接的指纹采集单元、数据接口和机电锁机构,指纹采集单元采集按压在其上的手指指纹图像;指纹识别处理单元具有存储空间,对指纹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指纹进行存储或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同时来选择是否允许数据接口访问所述存储空间以及控制机电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或锁定状态。还可以包括单独的存储器,由指纹识别处理单元控制对其的访问。本发明实现了指纹识别、锁和数据存储功能的结合,不仅通过指纹识别解决了传统挂锁和U盘或U盾的安全性问题,同时具备的锁功能和存储功能大大地增加了应用范围,在控制机电锁机构的开关同时保障数据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以及信息安全控制的组合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形态的传统挂锁,因为安全性和便利性的缺陷,其应用已经逐渐萎缩。但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锁具业首先在固定式门锁领域全面引进,正如我们随处可见的密码式、刷卡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甚至最新的虹膜识别门锁。当然,除了固定式门锁外,传统挂锁,在引进智能化技术后,也同样换发了勃勃生机。
信息安全在信息社会,尤其是当今高度智能化的网络社会,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安全加密U盘(如银行普遍使用的U盾)的广泛采用,为网络化的金融、政务及其他公共服务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而普通U盾增加指纹识别功能,将提供更高的安全级别保障。
虽然传统锁具上引进了指纹识别等技术,提高了安全性,但是其功能单一。虽然在U盘(U盾)上引进了指纹识别等技术,提高了安全性,但是其功能也仅仅是作存储装置使用,局限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不仅通过指纹识别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具备的锁功能和存储功能大大地增加了应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指纹识别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处理单元连接的指纹采集单元、数据接口和机电锁机构,其中:
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按压在其上的手指指纹图像;
指纹识别处理单元,其具有存储空间,并对所述指纹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指纹进行存储或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同时来选择是否允许数据接口访问所述存储空间以及控制机电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或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纹识别处理单元为具有所述存储空间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采集的指纹图像中抽取能自动识别的特征,形成指纹特征模板并存储于所述存储空间中,并用于从所述存储空间中调取所存储的指纹特征模板,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采集的指纹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同时来选择是否允许数据接口访问所述存储空间以及控制机电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或锁定状态。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对所形成的指纹特征模板进行加密,并存储于所述存储空间中。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存储空间还用于存储两种以上的加密算法,所述微处理器根据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采集的指纹图像的指纹特征和采集时的动作特征,根据预设的程序选择相应的加密算法;所述采集时的动作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手指的采集频率特征、不同手指的顺序指纹采集动作特征、同一手指不同角度的采集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和锁功能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指纹识别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处理单元连接的指纹采集单元、数据接口、机电锁机构和存储器,其中:
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按压在其上的手指指纹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控华运(厦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中控华运(厦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启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