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地震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2898.8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冯京川;吴淮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安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地震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该智能地震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用于为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检波器、控制板。供电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容置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供电装置还包括电源,该电源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电源与控制板、检波器电性连接。供电装置还包括外接拓展接口,该外接拓展接口设于第二壳体。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转接板,转接板分别与控制板、检波器、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向复杂地况延伸,为了更好的勘探地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地质勘查方法。其中,地震勘探应用最广。它是利用仪器检测、记录人工激发地震的反射波、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振幅、波形等,进行分析判断地层界面、地层性质、地震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一般包括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线缆和供电装置,该数据采集装置和供电装置一般为一体机结构。在对陆地或海洋进行地震勘探时,由于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无法拆卸,导致只能将整个地震勘探设备取回,才能对地震勘探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携带不便,不利于地震勘探的施工,并且不利于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和降低地震勘探的成本。
以及,因为地震勘探设备为高度集成的装置,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一般不留置外接拓展接口。导致当地震勘探设备需要在其他环境应用时,不能对应调整数据采集部分,从而造成局部区域采集不到数据或者采集到的数据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因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需通过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电性连接,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并且,扩展应用现有的地震勘探仪器,如检波器串和水听器等。在可拆分的情况下,实现外接功能。简单又能随意组合。操作方便、易扩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
检波器,所述检波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外接拓展接口,所述外接拓展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形成有对接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对接空间,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对接空间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形成收容空间和至少一安装槽口,所述转接板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安装槽口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所述保护壳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