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1631.7 | 申请日: | 201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7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梅 |
| 主分类号: | B43K19/16 | 分类号: | B43K19/16 |
| 代理公司: | 11221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片 铅笔芯 灌入 送芯 胶水 压入 钻杆 钻孔组件 安装台 移动缸 笔芯 料斗 推板 压块 底座 输送带 反向移动 方向移动 储胶箱 上移动 推入板 复位 钻孔 胶孔 胶口 刨槽 铅笔 压紧 预压 转孔 钻穿 上行 退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输送带将板片输送至安装台之上,压块将板片压紧;移动缸带着钻孔组件向安装台上的板片靠近,各根钻杆钻穿安装台上的板片;移动缸带着钻孔组件反向移动,储胶箱的充胶口充入高压胶水,储胶箱内的胶水流向各根钻杆内的引胶孔,随着钻杆的退出,板片上的各个转孔内涂有胶水;料斗在送芯底座上移动,料斗内的笔芯落入送芯底座上的各个送芯槽内;压入缸动作,压入缸带着推板向安装台方向移动,推板将各个送芯槽内的笔芯推入板片的钻孔内;压入缸复位,压块上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省去了传统刨槽和预压工序,消除了最终铅笔之上的缝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笔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主要由铅笔笔杆、笔芯和铅笔铝箍组成,铅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木质的笔杆内部添加笔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都是石墨;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铅笔芯的质量直接影响铅笔的质量,是铅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铅笔芯安装工艺是,首先,在两个板片的侧面之上进行刨槽;然后,在其中一个板片的凹槽内涂胶水;之后,在其中一个板片的凹槽内装入铅笔芯;最后,将另一个板片盖合于其中一个板片之上。
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764400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笔芯灌入装置》,包括输送带、木材板、第一刮槽机构、铅笔芯下料机构和第二刮槽机构,所述输送带顶部设有木材板,且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设有挡板,且底板顶部设有第一刮槽机构和第二刮槽机构;所述第一刮槽机构和第二刮槽机构主要包括液压缸、第二液压伸缩杆、刮刀和推板,且第一刮槽机构和第二刮槽机构顶端均通过电动推杆连接顶杆;所述顶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顶杆顶端设有操控箱,且操控箱内部设有控制器和定时器;所述操控箱一侧设有铅笔芯集装盒,且铅笔芯集装盒底端连接铅笔芯下料机构;所述铅笔芯集装盒一侧设有胶桶,且胶桶通过进料斜管连接下胶管口;所述底板底端设有抽气真空泵,且抽气真空泵连通底板顶端的活动板。
而采用传统的铅笔芯安装工艺,在生产一支铅笔过程中,需要对两副板片进行刨槽,之后对两副板片进行对接,使得最终得到的铅笔两侧存在缝隙,同时,在两副板片对接之后,需要将其进行预压,促使胶水能够将两副板片完全粘贴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省去了传统刨槽和预压工序,消除了最终铅笔之上的缝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笔芯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送带将板片输送至安装台之上,定位板上的位置感应器接受到信号,送芯底座上的定位板退回,板片在安装台上的位置到位,压块下行将板片压紧于安装台之上;
步骤2,移动缸带着钻孔组件向安装台上的板片靠近,钻孔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啮合传动各根钻杆上的齿轮,各根钻杆钻穿安装台上的板片;
步骤3,移动缸带着钻孔组件反向移动,同时,储胶箱的充胶口充入高压胶水,储胶箱内的胶水流向各根钻杆内的引胶孔,随着钻杆的退出,安装台上的板片上的各个转孔内涂有胶水,钻杆退出板片后,储胶箱内停止充入胶水;
步骤4,料斗在送芯底座上移动,料斗内的笔芯落入送芯底座上的各个送芯槽内;
步骤5,压入缸动作,压入缸带着推板向安装台方向移动,推板上的推入部推动各个送芯槽内的笔芯进入安装台上的板片上对应的钻孔内;
步骤6,压入缸复位,压块上行,输送带带着板片向前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钻孔电机缓慢转动,在向钻孔内涂胶的过程中,通过使得钻杆缓慢转动,提高了胶水在钻孔内壁上的涂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梅,未经杨松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