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抗摔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1427.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科;余忠保;刘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仁怀市西科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H02J7/34;G06F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5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鼠标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抗摔鼠标,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导体线圈、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发光二极管,第一伞齿轮的端面与第二伞齿轮的端面垂直,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且竖直设置,导体线圈与第一伞齿轮之间固接有转动轴,导体线圈能鼠标内自由转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位于导体线圈两侧,第一磁铁的磁极N与第二磁铁的磁极S正对设置;移动鼠标时,通过磁生电原理,导体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并将该电能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鼠标外壳侧面设置了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上固设有多个弹性层,弹性层的边缘与外壳固定,弹性层密封住出气孔,提高了鼠标的抗摔能力;本发明适用于生活和办公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抗摔鼠标。
背景技术
光标鼠标器已取代了传统的滚球,其原理是通过红外线或激光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
通俗地讲,光标鼠标器内部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光线,可以照亮光标鼠标器的底部,发出的光线经光标鼠标器底部表面发射回一部分光线,该光线通过一组光学透镜后,传输到一个光感应器件(微成像器)内成像,当鼠标移动时,其移动轨迹便会被记录为一组高速拍摄的连贯图像,被光标鼠标器内部的一块专用图像分析芯片(DSP,即数字微处理器)分析处理。该芯片通过对这些图像上特征点位置的变化进行分析,来判断鼠标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从而完成光标的定位。
现在人们为了方便使用,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无线鼠标,现有的无线鼠标多采用充电式和电池式来提供电源。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弊端,电池式鼠标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而废弃的电池不经过专业的处理,其污染环境;反观充电式,充电式鼠标需定期充电,操作不便,而且近几年全球都倡导节约能源,此外,常见的鼠标大多采用塑料外壳,抗摔能力弱,发生跌落,碰撞时表面易损坏,影响使用。
最后,鼠标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使用,握鼠标的手难免感觉到寒冷,会影响人的正常使用;同理,鼠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使用,握鼠标的手难免出汗,汗液给人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充电式鼠标需定期充电,给人带来不便,电池式鼠标更换下来的电池污染环境,其次,鼠标抗摔能力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抗摔鼠标。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节能抗摔鼠标,包括底座、外壳和位于底座下方的盖板,底座与盖板固接,盖板上设有激光孔,盖板和底座固定形成了左空腔和右空腔,还包括:
伞齿轮组,包括均位于左空腔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的端面与第二伞齿轮的面垂直,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且均竖直设置,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均与盖板转动连接;
导体线圈,导体线圈位于左空腔,导体线圈与第一伞齿轮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导体线圈和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
磁铁组,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位于导体线圈两侧,且均固定安装于左空腔的内侧壁,第一磁铁的磁极N与第二磁铁的磁极S正对设置;
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位于右空腔,充电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蓄电池,整流电路将导体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压整流成单方向脉动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滤掉单方向脉动电压中的交流分量,且将直流分量传输至蓄电池进行充电;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正对激光孔设置,发光二极管固定安装于底座下方,发光二极管所需的工作电压由蓄电池提供;
其中,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孔,盖板底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各个通气孔与各个出气孔一一对应,出气孔上固设有多个弹性层,弹性层的边缘与外壳固定,弹性层密封住出气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移动鼠标时,鼠标需倾斜移动,这样使得一个伞齿轮主动旋转,从而带动另一伞齿轮旋转,即两个相互垂直的伞齿轮在外部转动时就不会影响鼠标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仁怀市西科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仁怀市西科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鼠标防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