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9748.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0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章;李洁;俞佳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B01J20/28;B01J20/30;B01J2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螺旋 多面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该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中具有微孔、介孔和/或大孔,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结构单元为2D碳纳米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原料和前驱体常见易得,合成的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具有类似于螺旋二十四面体的碳结构,比表面积高达2034.2m2/g,制备过程不复杂,制备条件不苛刻,利用简易的一步合成法,通过控制压强即可烧制出3D多孔螺旋多面体,可以预见的是,本发明的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在大分子催化、吸附和分离领域中会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在二维形式时被认为是最坚固的材料,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够在三维材料中利用其二维形式下的坚固强度,他们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石墨烯小薄片按压在一起,制造出了一种复杂稳定的结构,并将该结构名为“螺旋二十四面体”,该结构类似珊瑚和硅藻类生物的结构,表面积相对体积很大,密度仅为铁的5%,该结构的坚固程度为铁的10倍以上,是迄今最轻质坚固的材料之一。研究人员还用3D打印机,模拟其结构并放大,制造出扩大了数千倍的类似结构,并对其进行测试,证明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
该结构的优异性能主要源于这一独特的构造而非材料本身,这意味着如果能将其他材料也制成同样的几何形状,就可以获得同样强度的轻质材料,然而,用传统方法和石墨烯难以制造出该种结构,因此,尚需开发一种新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用传统方法和石墨烯制备螺旋二十四面体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3D多孔螺旋多面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中具有微孔、介孔和/或大孔,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结构单元为2D碳纳米片。
优选地,所述2D碳纳米片的厚度为1~12nm。
优选地,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是400~2500m2/g。
优选地,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孔体积为0.1~1.5cm3/g。
优选地,所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中微孔的孔径小于1nm。
上述3D多孔螺旋多面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酒石酸和前驱体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
(2)将步骤(1)所得溶液加热搅拌至溶剂蒸发完全并烘干;
(3)研磨步骤(2)所得固体混合物,并将研磨后的固体混合物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的管式炉中加热碳化。
优选地,步骤(1)所述前驱体包括氯化铵、氯化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磷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所述前驱体为氯化铵。
优选地,步骤(1)所述酒石酸、前驱体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15)~(1:1:5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所述酒石酸、前驱体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15。
优选地,步骤(2)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0~80℃,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80℃,烘干的时间为10~15h。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5℃,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5℃,烘干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