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图渲染系统、频谱分析仪和渲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9686.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韩国仁川广域市延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渲染 缓冲单元 视图渲染系统 频谱分析仪 被动变化 分析过程 视图渲染 扫频 分析效率 用电量 线程 脱离 重复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视图渲染系统、频谱分析仪和渲染方法,属于视图渲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图渲染系统、频谱分析仪和渲染方法。包括第一元素缓冲单元和第二元素缓冲单元,第一元素缓冲单元用于扫频分析过程中视图的持续变化的渲染元素的持续渲染;第二元素缓冲单元用于扫频分析过程中视图的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的渲染,并将上述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的渲染从渲染线程中脱离出来,只在元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在第二元素缓冲单元中进行独立渲染。本发明有效避免了视图渲染过程中,对视图中不变或是被动变化的元素的重复渲染计算,实现了只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渲染计算,具有有效提高分析效率和节省用电量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图渲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图渲染系统、频谱分析仪和渲染方法。
背景技术
视图渲染的过程是在获取到ModelAndView后的过程,即视图的渲染过程是把model包装成map形式通过request的属性带到服务器端。
频谱分析仪是研究电信号频谱结构的仪器,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调失真等信号参数的测量,可用以测量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电路系统的某些参数,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子测量仪器。
手持式频谱分析仪搭载的嵌入式频谱分析软件(下文简称频谱分析软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频谱分析仪的分析效率和电池电量的消耗情况,对测量分析结果的视图渲染是频谱分析软件中非常耗费资源的部分,且视图渲染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是持续高速进行的。频谱分析软件在分析测量过程中,通常会将单个视图从视图背景、信号曲线至分析结果等元素在后台依次渲染至同一缓冲区,然后将渲染完成后的结果一次性复制至显示设备上,实现对频谱分析结果的持续观测。由于手持式频谱分析仪体积小等特点,系统是不带GPU显卡硬件的,因此,对信号的渲染处理均由中央处理器即CPU进行的。
频谱分析软件的视图由多种元素组成,渲染元素多,计算量大,这种单层双缓冲渲染方法在持续测量过程中,会将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内容,如视图中按对数分布的背景网格、参考幅度、扫描信息等元素,随着持续变化的信号曲线被不断的重复渲染,这种含有大量浮点型对数计算的重复渲染会持续消耗中央处理器资源,延长单次渲染时间和增加电池耗电量,进而降低手持式频谱分析软仪的分析效率和电池使用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频谱分析软件的测量分析结果的视图渲染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耗费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视图渲染灵活性的视图渲染系统、频谱分析仪和渲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图渲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元素缓冲单元和第二元素缓冲单元,第一元素缓冲单元用于视图的持续变化的元素的持续渲染;第二元素缓冲单元用于视图的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的渲染。
优选的是,所述视图渲染系统还包括数据合成显示单元,数据合成显示单元用于合成并显示第一元素缓冲单元中视图的持续变化的元素、第二元素缓冲单元中视图的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的渲染画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数据合成显示单元还包括显示层设置模块,所述的显示层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元素缓冲单元、第二元素缓冲单元的显示层背景色。
优选的是,第一元素缓冲单元对应显示设备的上层显示层,第二元素缓冲单元对应显示设备的下层显示层,其中,上层显示层的背景色设置为透明色;下层显示层的背景色设置为黑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频谱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视图渲染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视图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渲染元素的类型划分,划分为至少两类,一类为视图的持续变化的元素,另一类为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
对持续变化的元素、不变或被动变化的元素进行独立渲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未经(株)韩国一诺仪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