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屏转轴及折叠屏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9352.7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司林生;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段新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接齿轮 转轴 柔性屏 折叠屏 折弯 轴芯 电子设备 设计补偿 同步转动 位置偏移 展开方向 包覆套 齿轮链 导滑块 可折弯 拉扯力 斜导槽 折弯处 窜动 链接 轴向 组装 驱动 移动 支撑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屏转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通过链接齿轮A和链接齿轮B将若干轴芯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可折弯成一定弧度并可展开的同步转动的齿轮链式转轴,在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均能够有效支撑柔性屏折弯处,且通过将链接齿轮A和链接齿轮B包覆套在轴芯上,实现了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带有阻尼的功能。通过在轴芯上设计补偿组件,实现了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避免了折弯或打开过程对柔性屏产生拉扯力,保证了柔性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产品厚度大大降低。由于斜导滑块需要在轴向及展开方向同时驱动,才可以在斜导槽内移动,因此,可防止转轴组装到成品上时,前后窜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屏转轴及折叠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这是由于更大的显示屏幕能给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人机交流的效率,并且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终端基体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电子设备基体尺寸的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显示屏幕的扩大。目前,折叠屏技术很好的找到了电子设备基体的小型化发展与显示屏幕的大屏化发展的折中点,比如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跟常规手机大小一样,可以很方便的携带;而当把屏幕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显示面积超大的屏幕。折叠屏手机不同于翻盖手机,因为它的折叠是在一块屏幕上所完成的,即显示屏幕需要折弯180度,并在折弯处具有一定的弧度。目前,折叠屏手机通过转轴连接在两部分壳体之间,再将柔性屏组装值两部分壳体上,形成折叠屏手机,然而,转轴连接在两部分壳体之间,仅能实现对两个壳体进行转动连接的功能,无法在两部分壳体叠合后撑起柔性屏的弯折弧度部分,用户在对柔性屏的弯折部分进行触摸时,手感不佳,降低用户体验,为此,一些技术方案采用内部铰链设计,创造出一个半圆的空间,不过这样折叠虽然简单方便,但手机的厚度肯定会大大增加。另一些技术方案采用分段式结构,类似甲虫一样或像脊椎一样排列弯曲,每一段可以分担部分受力,使整个折叠的结构受力更均匀。但是,现有这些技术方案,转轴结构都十分复杂,屏幕折弯半径较大,导致产品厚度较大,且在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对柔性屏会产生拉扯力,影响柔性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折叠屏转轴及折叠屏电子设备,能够支撑柔性屏折弯处,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带有阻尼且能够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从而避免折弯或打开过程对柔性屏产生拉扯力,保证柔性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产品厚度大大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屏转轴,包括若干个链接齿轮轴,每个所述链接齿轮轴包括间隔平行排布的两个轴芯和沿轴向间隔包覆套在两个所述轴芯上的两个链接齿轮A,每个所述链接齿轮A包括与两个所述轴芯一一对应的两个齿轮部A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齿轮部A之间的连接部A;若干个所述链接齿轮轴依次平行排布,且首尾相接,使相邻两个所述链接齿轮轴的链接齿轮A之间通过齿轮部A相互啮合;相邻两个所述链接齿轮轴中相邻的两个轴芯之间通过包覆套在该两个轴芯上的链接齿轮B连接起来,每个所述链接齿轮B包括与该两个轴芯一一对应的两个齿轮部B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齿轮部B之间的连接部B;相邻两个所述链接齿轮B之间通过齿轮部B相互啮合;首端的轴芯上和尾端的轴芯上分别安装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压缩弹性件、被动凸轮、主动齿轮和斜导滑块,所述主动齿轮、所述被动凸轮、所述压缩弹性件依次套设于其对应的轴芯上,并定位于该轴芯上的两个链接齿轮A之间,所述斜导滑块包括与所述被动凸轮周侧固定连接的直臂部和与所述直臂部呈设定夹角的斜导部,所述主动齿轮在其相邻的链接齿轮B的齿轮部B驱动下,能够相对该轴芯转动,并驱动所述被动凸轮及所述压缩弹性件相对该轴芯轴向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斜导滑块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被动凸轮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斜坡凸台A,所述被动凸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斜坡凸台A相配合的斜坡凸台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