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09286.3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廖金林;王正金;温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寅云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内板 外板 前防撞梁 吸能 汽车 弧形过渡结构 一体式结构 车身主体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抗弯能力 弯曲变形 中空结构 挡板 溃散 固定板 加强板 矩形板 撞击力 车内 防撞 缓冲 传导 变形 受损 吸收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防撞梁外板、加强板、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本发明通过对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的改进,具有中空结构的溃散区,为防撞梁提供了变形缓冲的空间,能吸收分散部分撞击力,减少了车身主体的受损程度,具有双层防撞缓能结构,能有效增强防撞梁的抗弯能力与弯曲变形吸能能力,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防撞梁整体结构的传导吸能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交通压力也随之增大,相对而言,汽车行驶在路上发生事故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种形势下,汽车厂商以及购车的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一辆车的安全来说,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必须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被动安全性能则和一款车型的车身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坚固并且具有有效缓冲能力的车身能大大降低碰撞对车内乘员所带来的伤害,而先进的设计理念、科学的设计结构和合理的用料则决定着车身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优化汽车最基本的车身结构是最经济实惠的“碰撞安全系统。”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而对于在日常行驶中多发的追尾事故来说,汽车保险杠则是尤其重要的安全屏障,然而保险杠,只是防撞梁的外皮,是塑料或者轻薄的铁皮做的,实验证明它不经撞,是为了美观,真正保护车内成员安全的,是内部的防撞梁,车辆应该有前后两根防撞钢梁,前面一根,汽车追尾时候起重要缓冲作用,后面一根,在被追尾的时候起重要缓冲作用,而如果没有这些防撞梁,保险杠的“保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注重前防撞梁材质、厚度等对其强度性能的影响,而从结构方面对防撞梁缓冲和吸能的影响考虑的比较少,未能充分利用碰撞压溃区的变形空间,碰撞吸能效率低,并且会导致碰撞时传递到乘员舱的力过大、加速度峰值偏高等问题,不利于乘员的安全保护。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未能充分利用碰撞压溃区的变形空间,碰撞吸能效率低,导致碰撞力度大,不利于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包括:固定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防撞梁外板、开口、吸能盒、加强板、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设置为两端有弧形过渡结构的矩形板,且防撞梁外板的背部设置有与防撞梁外板为一体式结构的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防撞梁外板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状的第三挡板,且第三挡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的前端均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撞梁内板的背部两侧设置有吸能盒,且吸能盒通过螺栓与防撞梁内板相连接;所述吸能盒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吸能盒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内板所述防撞梁外板与防撞梁内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防撞梁外板与防撞梁内板通过辊压点焊形成中间内凹上下两端凸出的密闭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寅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寅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下一篇:一种自粘贴式快速安装汽车前保险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