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发生系统和局部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9183.7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坚敏;张秋艺;戴光宝;李志宾;佟瞳;闫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G01R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发生 系统 局部 线圈 | ||
一种射频发生系统和局部线圈,其产生具有与利用特定第一频率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一射频信号不同的第二频率的第二射频信号,包括:一频率合成器(11),产生用于与利用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在被检测部位产生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混频的具有特定第三频率的本振信号;一局部线圈(13),连接于所述频率合成器,并利用所述本振信号来产生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述局部线圈包括:一分频单元(1331),利用所述分频单元从所述本振信号得到具有所述本振信号的第三频率与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第二频率之差的差值频率的差频信号;一混频单元(1332),将所述本振信号与所述差频信号合成为具有所述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本振信号来生成用于激励被检测体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射频信号的射频发生系统和局部线圈。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例如在1.5特斯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对于被检测体的被检测部位发出具有特定的例如63.6Mhz(第一频率)的第一射频信号,由此在被检测部位产生磁共振信号,该磁共振信号进而利用接收线圈接收并与频率合成器产生的例如55MHz/75MHz的本振信号混频后由射频接收机接收。但是在磁共振成像中,射频激励信号并非全部是第一频率例如63.6Mhz的第一射频信号,对于有些部位例如呼吸系统,其射频激励信号为62.5Mhz(第二频率)的第二射频信号。因此,对于此种第二射频信号,在设置于磁共振成像装置主体(系统)的频率合成器中除了本振信号的生成装置外还需要另外设置一个第二射频信号的生成装置。这导致需要对磁共振成像装置主体进行修改,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更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系统设计就能够发射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拉莫频率(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发生系统,其产生具有与利用特定第一频率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一射频信号不同的第二频率的第二射频信号,包括:一频率合成器,产生用于与利用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在被检测部位产生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混频的具有特定第三频率的本振信号;一局部线圈,连接于所述频率合成器,并利用所述本振信号来产生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述局部线圈包括:一分频单元,利用所述分频单元从所述本振信号得到具有所述本振信号的第三频率与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第二频率之差的差值频率的差频信号;一混频单元,将所述本振信号与所述差频信号合成为具有所述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
此外,在上述射频发生系统中,优选所述分频单元和所述混频单元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此外,在上述射频发生系统中,优选还包括一接收通道选择器,来自所述频率合成器的所述本振信号经由所述接收通道选择器输入至所述局部线圈。
此外,在上述射频发生系统中,优选所述本振信号包括多种频率的信号,所述局部线圈还包括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对所述本振信号的所述多种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而保留其中一种频率的信号作为特定的所述第三频率的本振信号。
此外,在上述射频发生系统中,优选所述局部线圈还包括一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将输入到所述局部线圈的所述本振信号从正弦信号转变为方波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局部线圈,其特产生具有与利用特定第一频率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一射频信号不同的第二频率的第二射频信号,包括:一输入端,输入用于与在被检测部位产生的利用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产生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混频的本振信号;一分频单元,从所述本振信号分离出具有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之差的差值频率的差频信号;一混频单元,将所述本振信号与所述差频信号合成为具有所述第二频率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
此外,在上述局部线圈中,优选所述分频单元和所述混频单元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