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厨师机的智能操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8954.0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昌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46 | 分类号: | A47J43/046;A47J43/07;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厨师 智能 操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厨师机的智能操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烹饪锅以及触发式微电脑,所述方法包括:用户根据制作食物所对应的食谱,启动触屏并触发机器中的微电脑,然后根据食谱中所载名的程序,在微电脑中选择相应的程序;依照所对应的食谱的指导进行食物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微电脑会自动设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并且每个阶段会自动设定所需要时间、温度及转速,在一个程序阶段或制作步骤结束,程序会自动提示下一阶段所需要更换的刀具,并自动提醒是否需要增加食材,每个阶段结束均会有语音或提示音进行提示;也可以自行设定相应的参数,完成食物的制作;其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使用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料理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厨师机的智能操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物料理机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其操作模式局限了用户的体验,以及,其整个系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也关系到食物料理过程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到食物料理效果;因此,现有的食物料理机存在用户使用体验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及难以实现对食物料理过程的精准可靠控制等不足。
因此,本发明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厨师机的智能操控方法及系统,其通过操控触发式微电脑,选择相应的程序完成食物的制作,也可以自行设定相应的参数,完成食物的制作;其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使用体验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厨师机的智能操控方法,所述多功能厨师机包括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烹饪锅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多功能厨师机上的触发式微电脑,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根据制作食物所对应的食谱,启动触屏并触发机器中的微电脑,然后根据食谱中所载名的程序,在微电脑中选择相应的程序;依照所对应的食谱的指导进行食物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微电脑会自动设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并且每个阶段会自动设定所需要时间、温度及转速,在一个程序阶段或制作步骤结束,程序会自动提示下一阶段所需要更换的刀具,并自动提醒是否需要增加食材,每个阶段结束均会有语音或提示音进行提示;
如果用户不根据食谱进行食物制作,则会提供一个基本界面给到用户,进行设定时间、温度、转速,并在用户的设定过程中会自动提醒所能适应的刀具供用户选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通过多功能厨师机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器,实现触发式微电脑与无线网络的通信;通过触发式微电脑在网络上与所配套的App联系,在App下载更多的食谱及操作程序,并按App上的操作程序对多功能厨师机进行操作和控制,完成食物制作,并且也可以将相应的程序下载到微电脑中,使得微电脑中的程序得到更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启用该对应菜谱中的程序时,中途可以根据需要对机器默认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改变其中的一项、两项或多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厨师机具有电路板,多功能厨师机的机身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电路板分别连接于前述触发式微电脑;显示屏上将会根据程序的要求,显示不同的提示符号以用于分别代表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之数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多功能厨师机内设置有检测烹饪锅内的实时温度的NTC感温器,NTC感温器连接于触发式微电脑,实时温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当触发式微电脑检测到烹饪锅内的温度超过60度时,显示屏上会显示警告符号或者提示音,警示用户的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当设定的转速超过一定值时,显示屏上会显示警告符号或者提示音,警示用户的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多功能厨师机内设置有用于感测多功能厨师机的重量变化的称重模块,称重模块连接于触发式微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昌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昌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