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质网版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8150.0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富得;余百堂;范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仓和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仓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C1/14 | 分类号: | B41C1/14;B41F1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材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网框;
一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固定于该网框上,且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上包括多个第一通孔;
一第一高分子层,设置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一面上,且该第一高分子层上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以及
一第二高分子层,该第二高分子层设置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另一面上,且该第二高分子层上包括多个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之间形成由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构成的经线,让由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构成的该复合材质网版具有经纬线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彼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彼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材质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克维拉纤维、聚乙烯纤维或天然纤维的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高分子层及该第二高分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质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之一。
7.一种复合材质网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一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一面上形成一第一高分子层;
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另一面上形成一第二高分子层;
将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连同该第一高分子层及该第二高分子层拉伸并固定于一网框上;
藉由一第一雷射去除部分之该第一高分子层,以在该第一高分子层上形成多个第二通孔;
藉由一第二雷射去除部分之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以在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上形成多个第一通孔;以及
藉由该第一雷射去除部分之该第二高分子层,以在该第二高分子层上形成多个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之间形成由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构成的经线,让由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构成的该复合材质网版具有经纬线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彼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彼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该面为该复合材质网版的贴印面,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该另一面为该复合材质网版的刮刀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藉由涂布、贴合、或热压结合的其中之一将该第一高分子层及该第二高分子层分别形成于该不织布及高分子复合层的该面及该另一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仓和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仓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仓和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仓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1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