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894.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板 反射装置 背板 直下式LED背光源 光学膜片 支撑结构 入光面 模组 简化组装工艺 液晶显示装置 框架收容 相对设置 出光面 反射面 位置处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条、设在LED发光条上的至少一个LED发光源、反射装置、扩散板、至少一个扩散板支撑结构、背板、一个框架和一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和框架收容反射装置、LED发光条、LED发光源、扩散板支撑结构、扩散板和一组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装置具有与扩散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反射面,LED发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扩散板的入光面,反射装置在与LED发光源相对应处设有与该LED发光源相匹配的孔,背板上与LED发光条对应位置处设有固定LED发光条的结构,所述LED发光条上设有与所述与固定LED发光条的结构相对应的结构。本发明简化组装工艺,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功耗低和辐射小的特点,已被广泛用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领域,成为各种显示装置的主流。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模组为其提供光源。一般而言,背光源模组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和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荧光灯管含有害物质汞,对于环保无疑是一种伤害,且冷阴极荧光灯管寿命短,直接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发光二极管具有无污染、长寿命、耐震动、抗冲击和无污染的特点。
因此,采用LED作为背光源的光源来源,是液晶显示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LED在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上已普遍使用,如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等。近年来由于LED技术的不断进步,使LED的亮度有了大的提升,LED已成为中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背光光源的主要选择对象,LED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背光光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LED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光源来源,在中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中,布置方式是在液晶显示装置背光单元的一侧或两侧及以上布置一定数量的LED,或者在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中布置成直下式。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包含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背板10、第一反射装置20、LED发光条30、LED发光源40、第二反射装置50、扩散板支撑结构60、扩散板70、一组光学膜片80、框架90、前框95和液晶屏100。背板10、框架90和前框95收容第一反射装置20、LED发光条30、LED发光源40、第二反射装置50、扩散板支撑结构60、扩散板70、一组光学膜片80和液晶屏100。LED发光条30设置于第一反射装置20上,第二反射装置50设置于发光条30上。
第一反射装置20通常是由导热性较差的材质制成,而热是影响LED发光源使用寿命和光学特性的主要因数之一。现有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中,LED发光条和LED发光源的散热效果较差,为了提高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的利用率,在LED发光条上设置第二反射装置,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简化组装工艺,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条、设在LED发光条上的至少一个LED发光源、以及背板,背板在与LED发光条对应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卡扣装置,所述LED发光条上设有与卡扣装置相配合的固定装置。
所述卡扣装置和固定装置的形状可为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形状的组合。
所述背板上与LED发光条对应位置处还可设有收容所述LED发光条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组装后再装入背板的凹槽中。
为使LED发光条在背板或其凹槽中准确定位,所述背板上或凹槽中与LED发光条对应位置处可设有定位结构,所述LED发光条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对应的开口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和开口结构的形状可为圆弧形、半圆弧形、矩形、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形状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其光学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