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氯尾气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7521.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何涛;张黎;刘万才;赵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7 | 分类号: | C01B7/07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回收 处理 方法 | ||
一种含氯尾气回收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含氯尾气经过气体缓冲罐,从氯气吸收塔下部进塔;2)有机溶剂贫液从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含氯尾气中的氯气被有机溶剂贫液吸收,在氯气吸收塔底部得到有机溶剂富液,有机溶剂富液输送至氯气回收塔,氯气回收塔顶部得到氯气产品,氯气回收塔底部得到有机溶剂贫液,输送至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形成循环;3)从氯气吸收塔顶部排出的不含氯气的尾气从氯化氢吸收塔的下部进塔,水贫液从氯化氢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不含氯气的尾气逆流接触水贫液,不含氯气的尾气中的氯化氢被水贫液吸收,在氯化氢吸收塔的底部得到盐酸副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氯尾气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也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在化工行业各个领域中。导致这些化工行业产生的尾气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氯气、氯化氢气体。
目前,对含氯尾气普遍采用碱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尾气中的氯化氢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采用碱液处理含氯尾气,可有效避免含氯物质排放。然而,生成的次氯酸盐极易分解,再次释放出有毒的氯气,造成二次污染,且尾气中有价值的氯化氢直接生成对应的盐,对氯化氢造成严重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氯尾气回收处理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吸收贫液可循环使用,回收处理含氯尾气成本低,处理后的尾气中组分均被回收利用,无氯化氢、氯气排放,满足一级排放标准,得到的盐酸、氯气、氮气满足回收利用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含氯尾气回收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含氯尾气经过气体缓冲罐,从氯气吸收塔下部进塔;
2)有机溶剂贫液从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含氯尾气逆流接触有机溶剂贫液,含氯尾气中的氯气被有机溶剂贫液吸收,在氯气吸收塔底部得到有机溶剂富液,有机溶剂富液输送至氯气回收塔,氯气回收塔顶部得到氯气产品,氯气回收塔底部得到有机溶剂贫液,输送至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形成循环;
3)从氯气吸收塔顶部排出的不含氯气的尾气从氯化氢吸收塔的下部进塔,水贫液从氯化氢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不含氯气的尾气逆流接触水贫液,不含氯气的尾气中的氯化氢被水贫液吸收,在氯化氢吸收塔的底部得到盐酸副产品。
步骤1)含氯尾气由氯气、氯化氢及氮气组成,氯气、氯化氢、氮气的质量比为:600-650:400-450:1000-2000。
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贫液为氯苯、苯或甲烷氯化物。
步骤1)中的氯气吸收塔,步骤2)中的氯化氢吸收塔均加压。
步骤2)得到的有机溶剂富液经预热器预热后,从氯化氢汽提塔中部进料,氯化氢汽提塔下部进水蒸汽,加压,氯化氢汽提塔的顶部得到含氯化氢蒸汽,输送至氯气吸收塔的下部进塔,氯化氢汽提塔底部得到含极少量氯化氢的有机溶剂富液,经冷却后,输送至氯气回收塔。
步骤3)氯化氢吸收塔顶部排出的尾气从尾气吸收塔的下部进塔,吸收碱液从尾气吸收塔上部喷淋进塔,加压,尾气吸收塔的顶部得到净化的氮气,经干燥处理后回收利用,尾气吸收塔的底部得到中和液,排出。
步骤3)氯化氢吸收塔底部得到的盐酸副产品经冷却后,在分相罐内分相,轻相为盐酸溶液,排出回收利用,重相为有机溶剂,经脱水后输送至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形成循环。
步骤2)中得到的有机溶剂富液部分从氯气吸收塔的上部喷淋进塔,形成循环,余下的有机溶剂富液输送至氯气回收塔,循环的有机溶剂富液占得到的有机溶剂富液的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