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7493.5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飙;白亚峰;杨端光;阳梅;黎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 |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状 掺杂 碳载钴基氧 还原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它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先通过硝酸胍合成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再在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中加入咪唑合成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配体,然后使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与过渡金属钴离子配位形成钴基沸石咪唑酯框架配位聚合物(CoDT-ZIF),再通过高温热解钴基沸石咪唑酯框架配位聚合物(CoDT-ZIF)制备得到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Co-N/C)氧还原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钴离子来自金属钴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钴盐为六水合硝酸钴、碱式碳酸钴、七水合硫酸钴、氯化钴、溴化钴、碘化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或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的制备:通过硝酸胍合成出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
(2)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配体的制备:将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装入反应器中,加入咪唑,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冷却,过滤,干燥,即得到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配体;
(3)钴基沸石咪唑酯框架配位聚合物(CoDT-ZIF)的制备:取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配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金属钴盐,分散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棕色固体,即为钴基沸石咪唑酯框架配位聚合物(CoDT-ZIF);
(4)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Co-N/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钴基沸石咪唑酯框架配位聚合物(CoDT-ZIF)通过高温热处理,即得球状氮掺杂碳载钴基(Co-N/C)氧还原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硝酸胍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水合肼,加热并回流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固体,再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在其中加入乙酰丙酮,加热下反应,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并干燥后得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硝酸胍溶于二氧六环溶液中,加入水合肼,加热至80-140℃并回流反应1-6h,过滤后得到白色固体,再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在其中加入乙酰丙酮,加热至50-90℃下反应1-6h,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并干燥后得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硝酸胍溶于二氧六环溶液中,加入水合肼,加热至90-130℃并回流反应2-5.5h,过滤后得到白色固体,再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在其中加入乙酰丙酮,加热至55-85℃下反应2-5.5h,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并干燥后得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3,6-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装入盛有有机溶剂的反应器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后加入咪唑的有机溶液,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3,6-二(咪唑基)-1,2,4,5-四嗪(DT)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