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酸化井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7070.3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3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辉;郭建春;文超;王小魏;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Q50/02;G06F113/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周正辉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裂缝 导流 能力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压裂酸化井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储层地质参数、流体性质参数、井筒参数;
收集储层地质参数,具体包括气藏长度、气藏宽度、气藏厚度、气藏应力敏感系数、气藏束缚水饱和度、储层温度、储层渗透率、储层孔隙度、原始地层压力,所述流体性质参数具体包括天然气拟临界温度、天然气拟临界压力、天然气拟对比温度、天然气压缩系数、天然气相对密度、天然气密度、天然气粘度,井筒参数具体包括井筒半径、压后井底流压;
步骤二:收集压裂酸化井裂缝参数、支撑剂参数;所述步骤二中收集所述压裂酸化井裂缝参数、所述支撑剂参数具体包括压裂酸化裂缝长度、压裂酸化裂缝渗透率、压裂液最大伤害深度、压裂液最小伤害深度、储层伤害带渗透率;
步骤三:将压裂酸化井裂缝均分成长度相等的ns线汇,针对每一个线汇建立考虑储层边界效应、应力敏感、压裂酸化裂缝面伤害的储层渗流模型;
储层渗流模型为:
其中:pf,j——裂缝上第j微元段中心处压力,MPa;t为生产时间;Δ表示变化差值;i,j——裂缝离散单元编号,无因次;ns为线汇数量;qf,i为裂缝上第i离散单元的产量;psc为标况下压力;Z为当前储层压力下的天然气偏差系数;T为储层温度;φ表示储层基质孔隙度;Ct表示流体压缩系数;Tsc为标况下的储层温度;Zsc为标准状况下的天然气偏差系数;t0为初始时间;S(x,τ)、S(y,τ)、S(z,τ)为三维瞬时点源函数形式;τ表示连续生产的持续时间;μ表示流体粘度;xf,i为第i个裂缝离散单元到裂缝趾端的距离;Kp——应力敏感效应下的储层渗透率;h为封闭箱形气藏高度;di为第i个裂缝离散单元的伤害深度;Sf,i为第i个离散单元的伤害表皮系数;
步骤四:考虑流体沿不规则裂缝面非均匀流入裂缝、裂缝内非均质导流能力分布、裂缝内高速非达西效应影响,建立流体在压裂酸化井裂缝内的压降模型;
其中裂缝内的压降模型为:
其中,为裂缝上任一位置裂缝上任一位置O(xf,j,yf,j)到井眼产生总的压降损失;wi为第i个裂缝离散单元的中部宽度,mm;wmin为裂缝趾端宽度,mm;wmax为缝跟端裂缝宽度,mm;γg——气体相对密度,无量纲;Mair——空气分子质量,g/mol;R——气体常数,无量纲;wf,i——裂缝上第i离散单元处的缝宽,m;Bg——气体体积系数,无量纲;qsc——标准状态下气体产量,m3/d;pf,i——第i个离散单元中部裂缝内流体压力,Pa;vf,i——第i个离散单元中部裂缝内流体速度,m/s;βg,i——第i个离散单元裂缝内流体速度系数,m-1;ρg,i——第i个离散单元裂缝内流体密度,kg/m3;Kf,i——第i个离散单元裂缝渗透率,m2;
步骤五:建立储层和裂缝流动耦合的压裂酸化井产量计算模型;
得到t时刻第j裂缝离散微元段的基质-裂缝耦合流动的瞬态渗流连续性方程:
基于在生产时间t=Δt下的瞬态产能模型式(47),根据时间叠加原理,即可求解出任意时刻t=nΔt下的非稳态产能方程;
q——压裂酸化井的日产量,m3/d
步骤六:在压裂酸化井裂缝长度一定的条件下,以压裂酸化井的累计产量增加幅度为目标,精细优化压裂酸化井裂缝导流能力。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裂酸化井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所述步骤三中建立考虑储层边界效应、应力敏感、压裂酸化裂缝面伤害的储层渗流模型,其中通过建立封闭边界箱形气藏点源函数考虑所述储层边界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0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