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051.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姚传富;谷维才;孙山;陈淑娟;陈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兴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主边 次边 螺栓 紧固工程 螺母 焊接 装配式建筑 成型模具 相对设置 楼层板 拆模 叠合 工作效率 快速连接 连接方式 连接固定 螺母安装 模具成型 中间孔 组模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包括主边模、次边模和连接板,两个主边模相对设置,两个次边模相对设置;每个次边模的端面均焊接有连接板;每个主边模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工程螺栓与连接板连接固定;连接板加工有三个孔,其中,上、下两孔用于焊接紧固工程螺母,中间孔用于焊接拆模工程螺母;主边模两端相对应位置同样加工出两个孔,紧固工程螺栓通过连接板上的紧固工程螺母将主边模和次边模快速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连接板上,拆模工程螺母安装有拆分工程螺栓。主边模和次边模四角采用连接板和工程螺栓副的连接方式,组模速度快,模具成型后无需另行调整尺寸,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包括轻型钢结构和重型钢结构)、 木质结构等三种基本结构体系方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建筑由于结 构强度和抗震性能等同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全面推广安全技术风险较低 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流结构形式。叠合楼层板是承受双向弯曲力的剪力墙结构 的主要体系构件之一。目前叠合楼层板边模一般采用钢板切割出筋孔、再折弯 成型的工艺,折弯角度难以控制。模具拆解困难工人用重物敲击边摸,容易造 边摸变形和构件损伤,影响交付质量。
市场急需一种新型叠合板成型模具,解决拆模问题和边模制造问题,保证边模角度和安装速度,减少墙体损伤,降低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解决实际生产中边模制造和模具拆解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型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包括主边模、次边模和连接板,两个主边模相对设置,两个次边模相对设置;每个次边模的端面均焊接有连接板;每个主边模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工程螺栓与连接板连接固定;
连接板加工有三个孔,其中,上、下两孔用于焊接紧固工程螺母,中间孔用于焊接拆模工程螺母;
主边模两端相对应位置同样加工出两个孔,紧固工程螺栓通过连接板上的紧固工程螺母将主边模和次边模快速连接成一个整体;
在连接板上,拆模工程螺母安装有拆分工程螺栓。
每个主边模的侧面焊接有五块加强肋板,次边模的侧面焊接有两块加强肋板。
主边模和次边模均由固定边和工作边组成,工作边上等间距设有出筋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主边模和次边模四角采用连接板和工程螺栓副的连接方式,组模速度快,模具成型后无需另行调整尺寸,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2、拆模采用工程螺栓副作为顶丝,边模固定螺栓卸下后,轻轻一扳拆模螺栓即可将主边模和次边模分开,不需要用重物击打边模,减少模具变形,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构件掉边缺角情况大为改观。
3、边模采用6.3#角钢加工,有利于保证边模工作边与模台的垂直度要求。工作边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到58毫米高度,边上整体割掉5毫米,即可有效保证叠合板成品60±2毫米的厚度误差,同时确保切割出筋孔时中间不断弧,每个边模的所有出筋孔一次切割成型,与每次切割一个出筋孔然后断弧形重新点火相比,大大提高了切割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建筑叠合楼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叠合楼层板成型模具的俯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兴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兴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