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及外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5613.8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帅;顾鹏云;吕晓江;张海洋;杨震;管立君;周大永;陈佳军;王海波;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18 | 分类号: | A41D13/018;A41D13/05;A4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元件 充气元件 控制元件 头部保护装置 气囊 背式 碰撞信息 检测 行人保护装置 分析判断 人体背部 元件检测 装置携带 充气口 充气 发送 传递 缓解 | ||
1.一种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元件(100)、接收元件(200)、控制元件(600)、充气元件(300)和保护气囊(400);
所述保护气囊(400)的充气口与所述充气元件(300)连接,所述充气元件(300)与所述接收元件(200)连接,且所述保护气囊(400)、所述充气元件(300)及所述接收元件(200)均设置在外套(500)上,且靠近人体背部位置;
所述检测元件(100)与所述控制元件(600)连接,所述控制元件(600)与所述接收元件(200)连接;
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检测元件(100)检测到碰撞信息并将碰撞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元件(600),经所述控制元件(600)分析判断后发送至所述接收元件(200),所述接收元件(200)接收到碰撞信息后启动所述充气元件(300),为所述保护气囊(400)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200)、所述充气元件(300)及所述保护气囊(400)均缝制在所述外套(500)上;
所述外套(500)上用于弹出所述保护气囊(400)的位置处设置有撕裂线(510)或遮挡装饰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囊(400)的底端与所述外套(500)缝制在一起;
所述保护气囊(400)折叠在所述外套(500)的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的气囊套内,且所述撕裂线(510)或所述遮挡装饰布设置在所述气囊套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囊(400)展开后形成帽子结构能够套在行人的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500)的内层且与所述充气元件(300)及所述保护气囊(40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隔热隔压的保护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100)采用传感器(110),所述控制元件(600)采用汽车控制单元;
所述传感器(110)与所述汽车控制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汽车控制单元与所述接收元件(200)之间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10)采用压力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100)采用主动发射器(120),且所述主动发射器(120)与所述控制元件(600)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600)与所述接收元件(200)之间无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元件(300)采用储气瓶或者焰火式发生器;
所述储气瓶、所述焰火式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保护气囊(400)的进气口连接。
10.一种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贴背式头部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56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充气的气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