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04609.X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兴;陶金;李嘉鑫;武霖;刘子晨;尤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波片 硅纳米 宽带反射 相位延迟 长短轴 反射光 制备 电介质薄膜层 光纤通信波段 金属反射层 结构参数 偏振光学 微纳光学 线偏振光 周期排列 光波 入射光 波长 基底 偏振 入射 旋向 优化 | ||
1.一种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该半波片包括从下至上排列的基底(4)、金属反射层(3)、电介质薄膜层(2)和硅纳米砖阵列(1),所述硅纳米砖阵列(1)由旋向和尺寸相同的硅纳米砖周期排列构成,优化所述半波片的结构参数,使得该半波片在光纤通信波段下的线偏振光入射后,反射光在长短轴方向的分量产生π的相位延迟,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砖为长方体形,且其长宽高均为亚波长尺寸,L为硅纳米砖的长轴尺寸,W为硅纳米砖的短轴尺寸,H为硅纳米砖的高度,CS为硅纳米砖阵列(1)的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砖阵列(1)的长轴、短轴与单元边框的夹角均为4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参数包括硅纳米砖的长轴尺寸L、短轴尺寸W、高度H、硅纳米砖阵列(1)的周期CS、电介质薄膜层(2)的厚度和金属反射层(3)的厚度,所述硅纳米砖阵列(1)的周期CS为硅纳米砖阵列中相邻硅纳米砖的中心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优化所述半波片的结构参数,具体过程为:采用电磁仿真法,在选定的工作波长下,优化硅纳米砖的长轴尺寸L、短轴尺寸W、高度H、硅纳米砖阵列(1)的周期CS、电介质薄膜层(2)的厚度和金属反射层(3)的厚度,优化后使得圆偏光垂直入射后交叉偏振的圆偏光反射率达到最大、同向偏振的圆偏光反射率达到最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在1400~1700nm的光纤通信波段内达到95%~98%的反向偏振转化效率,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控制在2%~5%,带宽高达3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4)为玻璃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薄膜层(2)为二氧化硅材料。
9.一种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电磁仿真工具,在选定的工作波长下,优化硅纳米砖的长轴尺寸L、短轴尺寸W、高度H、硅纳米砖阵列(1)的周期,使得硅纳米砖阵列(1)对圆偏光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达到最大、且同向偏振转化效率达到最小;
将单个硅纳米砖周期排列组成硅纳米砖阵列结构,采用光刻工艺制备宽带反射式半波片:
在基底(4)上镀一层金属反射层(3),在金属反射层(3)上镀一层二氧化硅薄膜,在二氧化硅薄膜上镀硅薄膜,在硅薄膜上涂镀光刻胶,采用电子束直写或光刻机曝光技术,在光刻胶上形成硅纳米砖图案;依次经显影、刻蚀,在二氧化硅薄膜层上获得硅纳米砖阵列(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硅纳米砖阵列的宽带反射式半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砖阵列(1)在1400~1700nm的光纤通信波段内交叉偏振的转化效率高达95%~98%,同向偏振效率压缩至2%~5%,带宽高达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6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