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纳米石墨烯用于水体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析前处理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04372.5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杰;范洪波;李衍亮;吴康铭;林勃机;袁美怡;劳志朗;朱丹;梁志辉;曾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纳米 石墨烯 有机氯农药 多环芳烃 有机污染物 解吸剂 前处理 水样品 水样 高吸附能力 石墨烯材料 充分接触 固体分散 快速分离 外加磁场 有机溶剂 有效富集 水环境 外磁场 吸附 水体 回收 环保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纳米石墨烯用于水样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前处理方法,将磁性纳米石墨烯作为固体分散相均匀分散在水样品中,使水样中待测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与磁性纳米石墨烯充分接触;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使充分吸附待测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后的磁性纳米石墨烯与水样品分离;加入解吸剂,使待测有机污染物与磁性纳米石墨烯分离;回收磁性纳米石墨烯,收集待测有机污染物解吸剂。本发明利用磁性纳米石墨烯对有机污染物的高吸附能力,并且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使磁性纳米石墨烯材料同样品溶液进行快速分离,降低了有机溶剂的用量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快速对水环境中低含量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进行有效富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纳米石墨烯用于水样中多环芳烃分析和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PAHs)是煤碳、石油、木材、烟草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其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由于具有较高毒性、难降解性、持久性、高脂溶性以及相对低的水溶性,被认为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相当部分具有高度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PAHs可通过水环境介质进入食物链,长时间食用PAHs污染水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有机氯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氯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以苯为原料和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两大类。前者如DDT;后者如作为杀虫剂的氯丹、艾氏剂等。此种化合物结构稳定,难氧化、难分解和毒性极大,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易在环境中积累。而且有机氯农药摄入人体后, 在人体尤其是人体脂肪组织中会蓄积起来。由于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在水环境中残留浓度极低且基质复杂,导致水样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分析前处理步骤繁琐、费时、费溶剂,所以开发简单且快速的前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石墨烯具有强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对水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同时利用外磁场的作用,加强了磁性纳米石墨烯对水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针对痕量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亦具有良好的富集能力。该方法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重现性好,常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作为水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磁性纳米石墨烯用于水样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水样品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使用的有机溶剂用量多并且重现性差的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磁性纳米石墨烯用于水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磁性纳米石墨烯作为固体分散相均匀分散在水样品中,使水样品中待测有机污染物与磁性纳米石墨烯充分接触;
步骤2、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使充分吸附待测有机污染物后的磁性纳米石墨烯与水样品分离;
步骤3、加入解吸剂,使得待测有机污染物与磁性纳米石墨烯分离;
步骤4、回收磁性纳米石墨烯,收集待测有机污染物进样分析。
进一步,步骤1中磁性纳米石墨烯与水样的比例为:20mg磁性纳米石墨烯/500L水样比例。
进一步,步骤1中水样可以是模拟实验空白加标水样、真实湖泊、河流、水库、海水水样。
进一步,步骤1中的水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磁性纳米石墨烯充分接触的方法为超声振荡和涡旋。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超声振荡所用时间为5-6min。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涡旋震荡所用时间为10-15min。
进一步,步骤1中待测有机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和/或有机氯农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