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4089.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勍;盛煜;冯毅;朱常波;李先达;单丽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c cdn 节点 分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和系统,能在MEC架构下为不同服务等级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CDN服务。该方法包括:MEC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DNS请求并将其和最近CDN节点的标识,发送给DNS请求对应的CDN全局负载均衡器以使其根据最近CDN节点的标识和CDN节点拓扑信息获取较近CDN节点的标识,然后将目标CDN节点的标识和负载率发送给MEC服务器;MEC服务器根据目标CDN节点与自身的拓扑距离和其负载率对其进行排序;目标CDN节点包括最近CDN节点和较近CDN节点;MEC服务器根据排序结果和预存的用户服务等级选取最佳CDN节点并将其IP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技术是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从而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形成一层智能虚拟网络架构。通过CDN技术,可以将网站的内容发布至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从而可以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传统的CDN技术中,节点服务器的分配方案主要通过动态DNS技术实现。在动态DNS技术中,其假设用户客户端与其使用的本地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器在同一区域,并根据已知的IP(InternetProtocol,网络协议)地域信息构造包括IP地址与所归属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在进行CDN节点分配时,通过查询所述本地DNS服务器的IP地址归属地域,从而为用户客户端下发该地域内的距离用户客户端最近的CDN节点的IP地址。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发展,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架构开始出现,利用MEC架构可以实现更丰富的移动网络服务。在该架构中,手机用户与CDN节点的连接由MEC服务器进行转接,由于MEC服务器相较EPC(Evolved PacketCore,核心网网元)距离用户更近,因此用户向CDN节点访问业务时的延时也可以更低。对于运营商而言,为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CDN服务才可以实现增值服务的优势,但是由于CDN节点由CDN服务提供,而用户等级由运营商的网元(包括MEC网元)掌握而不能提供给CDN全局负载均衡器,基于信息的隔离,传统方案的CDN分配方案也无法实现为不同等级用户提供差异化CDN服务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和系统,用于在MEC架构下为不同服务等级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CDN服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包括:
MEC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域名系统DNS请求;
MEC服务器将DNS请求和预存的第一CDN节点的标识,发送给DNS请求对应的CDN全局负载均衡器;第一CDN节点为与MEC服务器拓扑距离最近的CDN节点;
CDN全局负载均衡器根据第一CDN节点的标识和预存的CDN节点拓扑信息获取第二CDN节点的标识;第二CDN节点和第一CDN节点的拓扑距离为预设值;
CDN全局负载均衡器将第一CDN节点的标识和第二CDN节点的标识,以及预存的第一CDN节点的负载率和第二CDN节点的负载率,发送给MEC服务器;
MEC服务器根据目标CDN节点的标识确定目标CDN节点与自身的拓扑距离,并根据目标CDN节点与自身的拓扑距离和目标CDN节点的负载率对目标CDN节点进行排序;目标CDN节点包括第一CDN节点和第二CDN节点;
MEC服务器根据目标CDN节点的排序结果和预存的用户终端对应用户的服务等级从目标CDN节点中选取最佳CDN节点,并将预存的最佳CDN节点的网络协议IP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