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矫正人眼像差的个性化望远镜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3982.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全薇;李倩;刘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3/00 | 分类号: | G02B23/00;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范象瑞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望远镜 目镜 矫正 人眼视网膜 个性化 景物 物镜 望远镜设计 技术参数 人眼像差 后表面 前表面 成像像差 高阶像差 设计参数 镜片 零时 球差 人眼 像差 彗差 成像 图像 清晰 试验 | ||
一种可同时矫正人眼像差的个性化望远镜设计方法,将试验用望远镜置于其目镜后表面距离人眼角膜前表面6mm~18mm处,以远处景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为目标,调节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镜片厚度、物镜和目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及物镜和目镜的相互间距技术参数,当远处景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像差为零时,将此时的技术参数作为个性化望远镜的设计参数。用该方法设计个性化望远镜,不仅可矫正望远镜本身的像差,同时还可同时矫正人眼存在的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从而使远处景物通过望远镜在人眼视网膜上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望远镜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望远镜,特别是一种可同时矫正人眼像差的个性化望远镜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天体观测、军事、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光学器械,远处景物通过望远镜和人眼光学系统成像于人眼视网膜上,辅助人眼观测远处的景物。
人眼经过长期的进化已趋于完善,但人眼光学系统并非是理想的光学系统,人们经长期研究表明,人眼光学系统不仅存在近视、远视和散光,还存在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这些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对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可使人眼分辨率下降两倍,对比敏感度下降6倍之多。
人眼近视、远视和散光可以用眼镜进行矫正,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矫正人眼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的眼镜。
望远镜本身的像差和人眼光学系统的像差是影响远处景物在人视网膜上成像质量和望远镜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望远镜一般不采取个性化设计,它是以望远镜光学系统像面理想成像为目标,只对望远镜本身的像差进行矫正,而不考虑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对人眼光学系统的像差并不进行矫正。因人眼光学系统的像差与望远镜本身的像差一样,也影响远处景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故现有的望远镜对一些眼睛存在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的使用者来说,成像质量和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矫正望远镜的本身的像差、而且可同时矫正人眼像差的个性化望远镜设计方法,以适应眼睛存在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的使用者需要,提高远处景物通过望远镜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提高望远镜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可同时矫正人眼像差的个性化望远镜设计方法,是将试验用望远镜置于其目镜后表面距离人眼角膜前表面6mm~18mm处,以远处景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为目标,调节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镜片厚度(镜片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距离)、物镜和目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及物镜和目镜的相互间距(物镜后表面和目镜前表面的距离)技术参数,当远处景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像差为零时,将此时的技术参数作为个性化望远镜的设计参数。
用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个性化望远镜,望远镜的技术参数以远处景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像差为零作目标进行优化,不仅可矫正望远镜本身的像差,同时还可矫正人眼存在的球差、彗差和高阶像差,从而使远处景物通过望远镜在人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更加清晰,望远镜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计方法的实施参考图。
图2为外界图像通过本发明设计的望远镜后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线图。
图中符号说明:1-远处景物发出的光线,2-望远镜,3-物镜前表面,4-物镜后表面,5-目镜前表面,6-目镜后表面,7-人眼光学系统,8-人眼角膜前表面,9-角膜,10-前房,11-晶状体,12-玻璃体,13-视网膜,L1物镜,L2目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