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线绝缘状态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3765.4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宁仁飞;陈涛;王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 绝缘 状态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母线绝缘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集中数据处理器、显示终端和若干参数检测模块,集中数据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参数检测模块和显示终端连接,参数检测模块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温湿度采集单元、漏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定位单元和数据传输通信单元。本发明通过参数检测模块对母线上的温湿度、漏电流以及电压进行检测,并根据温湿度、漏电流和电压统计母线绝缘危险系数,并将绝缘危险系数发送至集中数据处理器,集中数据处理器通过判断检测的母线绝缘危险系数与设定的母线绝缘危险系数的关系,确定母线绝缘状态并进行显示,提高了母线绝缘状态的检测效率,具有准确性高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母线监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母线绝缘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由于母线在运行中,有巨大的电能通过,短路时,承受着很大的发热和电动力效应。
目前母线已经无法满足在大电流下母线发热和短路电动力的要求。 同时,集肤效应系数及附加损耗的增大,带来母线载流能力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并制约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现有母线接头工艺的好坏和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电动力的影响可能导致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增加,使得接头温升过大,影响母线的安全运行。
母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母线的连接处会因电磨损、机械操作和短路电动力引起的机械振动等原因,使接触条件恶化,接触电阻增加,引起接触点的温度升高,加剧接触表面的氧化,氧化的结果又导致接触电阻上升,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由于高温的影响有可能使相邻的绝缘部件性能劣化,甚至击穿,危害母线的安全运行。近年来,在电厂和变电站已发生多起母线过温事故,造成电气火灾和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且现有,母线绝缘状态检测的过程中,存在检测准确性差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无法有效地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绝缘状态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母线状态的检测的安全性差、准确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母线绝缘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集中数据处理器、显示终端和若干参数检测模块,集中数据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参数检测模块和显示终端连接,所述参数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采集单元、漏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定位单元、处理器和数据传输通信单元;
处理器分别与温湿度采集单元、漏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定位单元和数据传输通信单元连接;
温湿度采集单元为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母线周侧的温湿度,并将检测的温湿度发送至处理器;
漏电流采集单元为漏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母线上的漏电流信息,并将检测的漏电流发送至处理器;
电压采集单元为电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母线上的电压,并将检测的电压发送至处理器;
定位单元采用GPS,用于获取该母线的位置,并将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接收温湿度采集单元发送的温湿度,并将接收的温湿度与设定的温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温度差值、湿度差值,接收漏电流采集单元发送的漏电流,并将接收的漏电流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漏电流差值,并接收电压采集单元发送的电压,并将接收的该母线上的电压与该母线上的标准电压进行对比,得到电压差值,处理器接收定位单元发送的母线位置信息,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湿度差值、漏电流差值和电压差值统计母线绝缘危险系数;
所述母线绝缘危险系数,其中,表示为实际测量的母线周围的温度与温度阈值间的差值,,表示为实际测量的母线周围的湿度与湿度阈值间的差值,,表示为漏电流差值,若检测的漏电流小于设置的漏电流阈值,则取等于0,若检测的漏电流大于设置的漏电流阈值,则,表示为实际测量的母线上的电压与设置的电压阈值间的差值,,表示为设置的温度阈值,表示为设置的湿度阈值,表示为设置的漏电流阈值,表示为设置的电压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