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3562.5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接喜;刘越;潘迪;颜果春;王志兴;郭华军;胡启阳;彭文杰;李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叶碧莲 |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固态 反应 系统 | ||
1.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连通管道相互连通的反应罐(1)、储液罐(16)、液泵(15)、对所述反应罐(1)的进、出液进行过滤的过滤结构以及连接所述反应罐(1)进行电极引出的电极引出结构;
其中,所述反应罐(1)内的至少一类腔室内填充有活性颗粒,所述储液罐(16)和所述连通管道中充满电解液;
所述液泵(15)设于所述储液罐(16)与所述反应罐(1)之间,所述电解液在所述液泵(15)的作用下以所述储液罐(16)-所述连通管道-所述反应罐(1)-所述连通管道-所述储液罐(16)为途径进行循环流动;所述电解液自下而上进入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反应罐(1)的对应腔室内的活性颗粒在所述电解液的作用下翻腾形成流化床;
所述反应罐(1)包括一类腔室(2)和二类腔室(5)、所述反应罐(1)的底端成型有用于向各腔室内输入所述电解液的进液口,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成型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反应罐(1)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大端端部处且用于防止所述活性颗粒从所述一类腔室(2)内流出的过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两类腔室内分别填充有相应的活性颗粒,两类腔室在所述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若干对正极流化床与负极流化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包括若干将所述一类腔室(2)和所述二类腔室(5)隔离的多孔隔膜结构、若干设于所述一类腔室(2)内的一类集流体(3)、以及若干设于所述二类腔室(5)内的二类集流体(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隔膜结构包括若干设于所述反应罐(1)的腔体内的多孔隔膜管(4),所述多孔隔膜管(4)的内部空间为所述二类腔室(5),所述多孔隔膜管(4)的外部空间和所述反应罐(1)的罐体内壁形成所述一类腔室(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对应于所述多孔隔膜管(4)的位置处成型有通孔,所述过滤层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多孔隔膜管(4)的端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多孔隔膜管(4)的上、下两端的端口内的过滤器(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结构包括由集流体上端引出的引出件、及连接同极性的引出件连接成一体并形成相应的正极或负极的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连通管道上的对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反应热量进行扩散的散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入所述反应罐(1)的所述电解液进行导流的导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化床式半固态液流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若干均布在所述反应罐(1)的所述进液口内的导流板(18),所述导流板(18)设为呈具有缓冲作用的弯曲型结构或折弯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5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胶体灌注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