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3010.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兆;王肖;霍舒豪;李晓飞;张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6 | 分类号: | H02J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电压 初始电压信号 电源管理系统 处理单元 驱动信号 供电线 信号进行处理 安全隐患 电流信息 电压信息 工作电压 管理系统 驱动芯片 统一管理 温度信息 稳压处理 控制器 发送 驱动 诊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括:供电线,提供初始电压信号;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用于对供电线提供的初始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电压信号;PCU,用于对第一目标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目标电压信号,并且获取至少一个ECU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ECU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PCU包括:LDO,用于对第一目标电压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得到第二目标电压信号;处理单元,接收第二目标电压信号,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芯片,用于接收第一目标电压信号,并根据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驱动信号,驱动ECU进行工作。实现对各ECU的统一管理,节省了成本,而且实现了对ECU状态和PCU状态的诊断,避免了ECU状态不稳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服务型机器人开辟了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趋势;第二方面,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为服务型机器人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第三方面,人类想摆脱重复的劳动。
为了更方便的区分和定义线控技术,线控的分级就成了一件大事。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公认的两个分级制度分别是由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简称NHTSA)和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简称SAE)提出的。其中,L4和L5级别的线控技术都可以称为完全线控技术,到了这个级别,汽车已经可以在完全不需要驾驶员介入的情况下来进行所有的驾驶操作,驾驶员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方面比如工作或是休息。但两者的区别在于,L4级别的线控适用于部分场景下,通常是指在城市中或是高速公路上。而L5级别则要求线控汽车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做到完全驾驶车辆行驶。
现有技术中,对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不能对ECU进行诊断,由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ECU进行统一管理以及诊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系统,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包括:
供电线,用于为电源管理系统提供初始电压信号;
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和供电线相连接,用于对所述供电线提供的初始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电压信号;
电源控制单元PCU,和所述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目标电压信号,并且获取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ECU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
其中,所述PCU包括: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与所述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电压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得到第二目标电压信号;
处理单元,与所述LDO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信号,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IO端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目标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所述ECU进行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工作电压管理系统包括:
静电阻抗器ESD保护电路,用于对供电线上的静电电压进行释放,并将所述供电线上的初始电压信号经过静电电压释放后,转化为第一电压信号;
瞬态电压抑制器TVS保护电路,与所述ESD保护电路并联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箝位,得到第二电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