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音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970.9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远;尹昊;周荣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音响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其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发声模块,所述发声模块包括具有收容空间壳体及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耦合后腔和发声前腔,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所述发声单元的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两侧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耦合后腔,所述上盖板与本体之间围成所述发声前腔,所述发声单元的发声侧正对所述上盖板,所述本体部的侧壁开设与所述发声前腔连通的侧发声口,所述侧发声口的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音响系统具有更佳的隐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信息娱乐和信息通讯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车载音响系统作为车载信息娱乐和信息通讯系统的重要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车载音响系统的发声模块由于厚度厚,要求出声口后有较大空间安装发声模块,因此限制了发声模块可布置的位置,仅能布置在车门内、A柱下端和中控台上表面等位置,造成布置方式不灵活;且相关技术中车载音响系统的发声模块均为正出声的形式且都需安装出声网罩,导致在车内饰的用户可视区域,需要较大面积的区域安装网罩,破坏内饰整体性,造成内饰的设计不美观,影响车内视觉用户体验;同时,相关技术中发声模块的振膜辐射面积大,要求出声孔形状和发声模块辐射面的形状接近,出声孔面积也和发声模块的辐射面面积接近,导致安装位置受限,因此相关技术的发声模块大多是仅能安装在车门、仪表盘的上表面等位置,并且保留可视的出声孔会影响车内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另外,相关技术中的发声模块将车体夹层作为单元的耦合后腔,增加了对车体振动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载音响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隐藏性能的车载音响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其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发声模块,所述发声模块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耦合后腔和发声前腔,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所述发声单元的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两侧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耦合后腔,所述上盖板与本体之间围成所述发声前腔,所述发声单元的发声侧正对所述上盖板,所述本体的侧壁开设与所述发声前腔连通的侧发声口,所述侧发声口的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部。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靠近所述上盖板一侧的上表面、靠近所述下盖板一侧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侧表面及沿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方向贯穿所述本体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发声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自所述下表面向靠近所述上表面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下盖板盖接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本体配合将所述凹槽围合形成所述耦合后腔。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凹槽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自所述上表面向靠近所述下表面方向凹陷形成的导声槽,所述上盖板盖接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本体配合将所述导声槽围合形成所述发声前腔。
优选的,所述导声槽延伸至所述侧表面并在所述侧表面形成所述侧发声口。
优选的,所述导声槽的横截面积朝所述侧表面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车辆内设置有车载空调,所述发声模块设置于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口处,且所述发声模块的出声口方向与所述车载空调出风口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车辆内设有中控台及与所述中控台连接的显示器,所述发声模块安装在所述显示器后侧,且所述发声模块的出声口方向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