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开式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704.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武梦婷;陈世强;王海桥;田峰;郝小礼;李石林;陈永平;吴世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E21F5/20;E21F17/18;E21F17/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循环通风系统 可控 送风 计算式 新风量 新风风量 开式循环 排风竖井 系数计算 排出 送入 通风 除尘器净化 隧道 排风风量 循环风流 循环风 风量 物理学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式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主要是:首先,确定流经除尘器净化后循环风流的等效新风量计算式;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中,实行送风竖井送入新风量等于排风竖井排出污风量,确定送风竖井送入的等效新风量计算式;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中,确定排风竖井排出的等效新风量计算式;根据物理学中的守恒原理,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中,应用以上三个公式,得到循环风道引射段的等效新风量的计算式;再从中得到可控循环通风系统中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的计算式。当开式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小于1时,实施可控循环通风系统能减少实际送排风风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开式可控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半陷或者浅埋的狭长空间,治理隧道内行驶的汽车所产生的烟尘等污染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般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稀释烟尘和CO等污染物,污风排至隧道外环境,并且属于直流式系统方案。长距离或者特长距离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必须配合通风竖井,才能满足隧道内稀释污染物的用风需求。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具体涉及竖井开挖位置、通风机、射流风机群和风道等影响因素的优化,是行业内的前沿问题。
目前,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隧道,稀释车辆排放的污染物,然后将污风排出洞外,这是能耗高的传统隧道通风。采用竖井分段送风,引入外界新鲜空气,稀释特长隧道内的污染物,并确保其浓度在安全值以内,最后,通过分段竖井排出污风;Kwa G S和夏永旭等实践了常用的竖井分段送排风隧道通风系统。对于隧道中行车形成的交通风,方磊和Wang等应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得出了送风口与隧道行车方向宜取6°,而排风口与隧道行车方向的夹角应不大于30°;继而,方磊等明确指出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系统一直存在土建费用及运行能耗大的问题。针对通风井工程造价高或者无设置条件的特长隧道,利用上下行线通风负荷不均匀特性,Berner等首次提出了双洞互补通风;利用模型实验和数值仿真,张光鹏验证和校核了设计参数,并把双洞互补式通风应用于锦屏隧道中;通过实验实测,王亚琼等深入研究了双洞互补式通风下的隧道内流场,进一步论证了该通风方式的可行性,并且一般情况下双洞互补通风方式适用于4km~7km的公路隧道。但是,特长隧道通风成本高和竖井开挖位置受地质、城市规划制约等问题,依然突出,并且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开式可控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尚未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开式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计算方法,从而迅速快捷完成开式循环通风系统实施的预评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确定的:该隧道开式循环通风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计算方法,是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开式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的送风竖井新风风量折减系数计算;所述特长公路隧道开式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隧道旁通隧洞且平行于隧道的循环风道,隧道入口至循环风道的引风段之间是上游隧道,循环风道的引射段至隧道出口之间是下游隧道,循环风道通过其两端的引风段和引射段与隧道连通,上游隧道与下游隧道之间是隧道短道;循环风道内设有除尘器;循环风道的引风段亦与隧道旁通隧洞中设有的排风竖井的进口连通,排风竖井中设有排风风机;循环风道的引射段亦与隧道旁通隧洞中设有的送风竖井的出口连通,送风竖井中设有送风风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确定流经除尘器净化后循环风流的等效新风量计算式如下:
Qeff(η)=η·ω·k·e·Qr (1);
式(1)中,Qeff(η)为净化后循环风流的等效新风量,m3/s;Qr为从隧道入口引入的外界新鲜风流风量,m3/s;k为循环率,无量纲数;e为分风比数,无量纲数;ω为除尘器有效风量系数,无量纲数;η为除尘器烟尘净化效率,无量纲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隧道排热系统优化排风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井通风控制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