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1006.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张应根;陈泉宾;余文权;尤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谢子能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甜 花香 绿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采摘: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的春季第一轮新梢一芽三叶初展时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得到鲜叶原料;所述高香型乌龙茶品种为茗科1号;
S2、低温长晾:将步骤S1所得的鲜叶原料薄摊在尼龙网筛上,经日光晒青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5%后,转移至室内进行低温除湿摊晾,直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40%,得到晾后在制品;所述尼龙网筛为20目,摊叶量为0.5kg/m2;所述日光的照度为300-400 Lux,所述室内的温度为18℃,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RH%为55%,所述室内的低温除湿摊晾的时长为24h;
S3、热风杀青:将步骤S2所得的晾后在制品进行热风杀青,得到含水率为50%的杀青后在制品;步骤S3的热风杀青中控制晾后在制品的温度为90℃,杀青时间为90s;
S4、压饼造型:在步骤S3所得的杀青后在制品冷凉后进行压饼造型,得到压制后的茶饼;
具体为:杀青叶冷凉后用内部规格为4 cm * 4 cm木制模具或直径为4.5 cm的不锈钢模具进行压饼造型,每次在制品称叶量10~12 g,压力控制在紧压后不松散为适;
S5、低温烘干:将步骤S4所得的茶饼用食品级棉纸包装后,先置温度为90℃环境下烘40min,而后摊凉20 min,再于温度为80℃环境下烘至足干,得到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
2.一种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采摘: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的春季第一轮新梢一芽三叶初展时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得到鲜叶原料;所述高香型乌龙茶品种为梅占;
S2、低温长晾:将步骤S1所得的鲜叶原料薄摊在尼龙网筛上,经日光晒青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8%后,转移至室内进行低温除湿摊晾,直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45%,得到晾后在制品;所述尼龙网筛为20目,摊叶量为0.8kg/m2;所述日光的照度为300-400 Lux,所述室内的温度为22℃,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RH%为45%,所述室内的低温除湿摊晾的时长为18h;
S3、热风杀青:将步骤S2所得的晾后在制品进行热风杀青,得到含水率为45%的杀青后在制品;步骤S3的热风杀青中控制晾后在制品的温度为80℃,杀青时间为150s;
S4、压饼造型:在步骤S3所得的杀青后在制品冷凉后进行压饼造型,每次在制品称叶量12 g,压力控制在紧压后不松散为适,得到压制后的茶饼;
S5、低温烘干:将步骤S4所得的茶饼用食品级棉纸包装后,先置温度为90℃环境下烘40min,而后摊凉30 min,再于温度为70℃环境下烘至足干,得到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
所述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水浸出物50.35%、茶多酚17.64%、氨基酸5.06%、咖啡因4.10%、可溶性糖3.31%。
3.一种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采摘: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的春季第一轮新梢一芽三叶初展时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得到鲜叶原料;所述高香型乌龙茶品种为白芽奇兰;
S2、低温长晾:将步骤S1所得的鲜叶原料薄摊在尼龙网筛上,经日光晒青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6%后,转移至室内进行低温除湿摊晾,直至减重率为鲜叶原料的42%,得到晾后在制品;所述尼龙网筛为20目,摊叶量为1kg/m2;所述日光的照度为300-400 Lux,所述室内的温度为20℃,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RH%为50%,所述室内的低温除湿摊晾的时长为22h;
S3、热风杀青:将步骤S2所得的晾后在制品进行热风杀青,得到含水率为40%的杀青后在制品;步骤S3的热风杀青中控制晾后在制品的温度为85℃,杀青时间为120s;
S4、压饼造型:在步骤S3所得的杀青后在制品冷凉后进行压饼造型,每次在制品称叶量11 g,压力控制在紧压后不松散为适,得到压制后的茶饼;
S5、低温烘干:将步骤S4所得的茶饼用食品级棉纸包装后,先置温度为90℃环境下烘40min,而后摊凉25 min,再于温度为75℃环境下烘至足干,得到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
所述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水浸出物46.13%、茶多酚15.05%、氨基酸5.35%、咖啡因3.49%、可溶性糖3.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10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代用茶加工机械自动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锁气式小颗粒茶压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