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肌肉内源性疲劳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0252.8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A61B5/3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肌肉 内源 疲劳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肌肉内源性疲劳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肌肉的最大电活动幅度、当前电活动幅度、最大电发放频率和当前电发放频率;根据最大电活动幅度、当前电活动幅度、最大电发放频率、当前电发放频率、疲劳度衰减参数和疲劳度增强参数,计算目标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根据内源性疲劳度生成对应的运动调整策略;显示内源性疲劳度和运动调整策略。通过采用本方案,能够量化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能够直观的向用户呈现目标肌肉的疲劳程度,为根据疲劳程度对当前运动状态和当前运动调整方案进行调整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也能提高用户对目标肌肉的锻炼效率、防止过量运动和保障用户的运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疲劳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肌肉内源性疲劳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运动健身及健康检查的频率也逐渐增加。然而在运动健身时,由于目前缺乏实时监测并量化肌肉疲劳度的手段,很多健身爱好者不知自身肌肉疲劳度状况或者现有的检测设备显示的检测数值往往比较专业,普通健身爱好者难以对检测数据进行解读,因此会造成运动性肌肉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肌肉内源性疲劳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肌肉内源性疲劳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肌肉的最大电活动幅度、当前电活动幅度、最大电发放频率和当前电发放频率;
根据所述最大电活动幅度、所述当前电活动幅度、所述最大电发放频率、所述当前电发放频率、疲劳度衰减参数和疲劳度增强参数,计算所述目标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其中,所述疲劳度衰减参数用于表示用户感受到的疲劳度跟随目标肌肉的电活动幅度递减的程度,所述疲劳度增强参数用于表示用户感受到的疲劳度跟随目标肌肉的电发放频率递增的程度;
根据所述内源性疲劳度生成对应的运动调整策略;
显示所述内源性疲劳度和所述运动调整策略。
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电活动幅度、所述当前电活动幅度、所述最大电发放频率、所述当前电发放频率、疲劳度参数和疲劳度衰减参数,计算所述目标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包括:
获取目标肌肉的名称、所述目标肌肉处的脂肪层厚度和皮肤导电系数;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目标肌肉名称对应的疲劳度增强参数取值;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或者预设计算模型,得到与所述脂肪层厚度和所述皮肤导电系数对应的疲劳度衰减参数取值;
采用第一预设公式计算目标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肌肉内源性疲劳度=(最大电活动幅度-当前电活动幅度)/最大电活动幅度*疲劳度衰减参数+(当前电发放频率/最大电发放频率)*疲劳度增强参数。
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第二映射关系或者预设计算模型得到与所述脂肪层厚度和所述皮肤导电系数对应的疲劳度衰减参数取值之后,所述采用第一预设公式计算目标肌肉的内源性疲劳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运动类型;
根据第三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目标肌肉名称和所述当前运动类型对应的修正值;
采用所述修正值对根据第二映射关系或者预设计算模型得到的疲劳度衰减参数进行修正。
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目标肌肉的名称、所述目标肌肉处的脂肪层厚度和皮肤导电系数,包括以下实现方式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