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荣筋拈痛方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99834.9 | 申请日: | 201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文;许文;陈俊;许惠凤;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484 | 分类号: | A61K36/484;A61P19/0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 地址: | 35012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荣筋拈痛方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即“荣筋拈痛方”)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牛膝10~14份、当归4~8份、独活6~12份、羌活4~8份、防风4~8份、甘草4~8份;b、加入8~12倍量浓度为50%~90%乙醇,浸渍20~40min,加热至80~85℃,提取时间1~2h,提取1~3次,过滤、浓缩,即得。本发明荣筋拈痛方新的制备工艺采用极性比水弱的乙醇作为提取溶液,虽然对极性物质的提取范围比水小,主要提取生物碱等小分子物质,但对非极性物质的提取比水范围更广,提取率高;且制备得到的药物用于抗炎镇痛,能降低IL‑1β、IL‑6、TNF‑α含量,提高IL‑10含量,尤其是醇提物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优于水提物,且醇提物疗效优于对照组,为临床荣筋拈痛方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荣筋拈痛方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荣筋拈痛方,源于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清宫配方集成》中治疗骨痹(骨关节炎)的高频、核心用药组方,包括牛膝、当归、独活、羌活、防风、甘草6味中药。方中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牛膝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为君药。臣以当归养血和血,以荣筋骨血脉。独活善治伏风,除久痹;羌活祛风湿,利关节,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止痛,三药相配,除一身之痹痛,以达祛风湿、止痹痛为佐药。甘草擅治四肢拘挛,缓急止痛,更具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奏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止痹痛之效,能针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起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荣筋拈痛方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朱定钰,林木南,万宁,等.荣筋拈痛方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运用基于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明确了荣筋拈痛方治疗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直观显示荣筋拈痛方不仅可以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缓解疼痛,也可以在通过抑制分解代谢、刺激合成代谢、抑制类花生酸合成等方面达到多靶点保护软骨的作用[郑春松,范展彪,叶蕻芝,等.计算机模拟研究荣筋拈痛方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作用特点[J].中医正骨,2017,29(10):20-24.];此外,计算机模拟还从化学空间角度阐释了荣筋拈痛方具有广谱的作用,其中,补肝肾壮筋骨药物具有刺激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合成的作用,而祛风湿止痹痛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郑春松,叶蕻芝,付长龙,等.从化学空间探讨荣筋拈痛方补肝肾强筋骨和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2):33-36。]。可见,荣筋拈痛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其活性成分具有对膝骨关节炎多靶点协同治疗作用。
申请号:201710284659.8,发明名称:荣筋拈痛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发明公开了荣筋拈痛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牛膝10~14份,当归4~8份,独活6~12份,羌活4~8份,防风4~8份,甘草4~8份。该发明公开了水提取工艺,水本身是极性溶剂,主要提取亲水性成分,提取范围广,但选择性差,易提取出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给鉴别和制剂带来困难,易霉变,不易储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荣筋拈痛方新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牛膝10~14份、当归4~8份、独活6~12份、羌活4~8份、防风4~8份、甘草4~8份;
b、加入8~12倍量浓度为50%~90%乙醇,浸渍20~40min,加热至80~85℃,提取时间1~2h,提取1~3次,过滤、浓缩,即得。
进一步优选地,a步骤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牛膝12份、当归6份、独活9份、羌活6份、防风6份、甘草6份。
其中,b步骤所述的乙醇的加入量为10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