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9659.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余启生;何浏炜;袁刚;黄朝亮;万文平;孙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K3/34;C08K5/521;C08K5/20;C08K5/134;C08K5/526;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复合材料 高黑度 着色剂 成核剂 增韧剂 复配 制备 聚丙烯 矿物填充剂 挤出工艺 蓝色母粒 力学性能 有效解决 着色效果 重量份 黑度 搭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60~90份、增韧剂1~15份、矿物填充剂1~15份、成核剂0.05~1.0份和复配着色剂0.5~3.5份,所述复配着色剂包括黑种和蓝色母粒。本发明通过调整各组分的搭配以及挤出工艺,在保持聚丙烯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黑度和蓝相,有效解决了增韧剂和成核剂的添加影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着色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改性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性价比高以及成型加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日用品等领域。大部分聚丙烯复合材料均通过添加增韧剂和矿物填充剂来改善聚丙烯的耐划伤和力学性能,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增韧剂或填料对其产品力学性能、性价比或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增韧剂主要通过诱发银纹、剪切带消耗冲击能力以改善冲击强度,其一般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形成“海-岛”结构。然而,生产实践中发现增韧剂组分对产品的着色效果有一定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客户开始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即通过独特的颜色和外观设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客户要求配制高亮度和高黑度产品时,发现增韧剂和成核剂等组分对材料的着色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客户要求配制高亮度、高黑度蓝相产品时,比如制备电饭煲外壳、微波炉外壳、风扇配件等,添加增韧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着色效果远远低于未添加增韧剂的效果,从而导致现很多产品因配方体系原因无法做到客户提供样品的黑度,以至于目前高黑度蓝相的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开发生产成为一大难题。因此,有必要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黑度和蓝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韧剂和矿物填充剂影响聚丙烯材料的着色效果的问题,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黑度和蓝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60~90份、增韧剂1~15份、矿物填充剂1~15份、成核剂0.05~1.0份和复配着色剂0.5~3.5份,所述复配着色剂包括黑种和蓝色母粒。
本发明通过调整各组分的复配,在保持聚丙烯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黑度和蓝相,有效解决了增韧剂和矿物填充剂的添加影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着色效果的问题。
作为所述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成核剂为0.1~0.5份。
作为所述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成核剂为0.2~0.3份。
成核剂的添加量对聚丙烯材料的着色效果有影响。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特定比例成核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结晶温度,结晶,抑制了炭黑向芯层迁移,与未添加时相比,表层炭黑含量增加,吸收光线能力增强,L值变小,黑度增加,b值变小,蓝相增加。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调整成核剂的添加量,能对应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证材料的性能问题。
作为所述高黑度蓝相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成核剂为无机金属氧化物、无机金属氢氧化物、苯甲酸碱金属盐、苯甲酸铝盐、特丁基甲苯酸铝盐、磷酸酯金属盐、磷酸酯碱金属盐、二苄叉山梨醇、二(对氯取代苄叉)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物填充剂为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硅、云母粉中的至少一种。
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硅、云母粉等矿物填充剂也具有一定的成核效果,在聚丙烯熔体和矿物填充剂表面之间形成穿晶区域,能够改善聚丙烯的弯曲弹性模量和热变形温度,但是这类矿物填充剂与聚丙烯的相容性较差,容易产生两相,且对光线有屏蔽作用,影响聚丙烯着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