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风浪生态浮岛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8509.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红;樊蓓莉;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浪 生态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抗风浪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浮岛主体结构、设置在浮岛主体结构四周和底部的消浪结构及设置在水底固定抗风浪生态浮岛的生态沉坠结构,所述浮岛主体结构包括设置在外侧的浮岛框架(2)以及固定在所述浮岛框架(2)上的植物浮床(1),所述植物浮床(1)由消浪栽植模块拼接构成,所述消浪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浮岛框架(2)侧面、底部的第一消浪模块(3)与第二消浪模块(4),所述生态沉坠结构包括中部空心的石笼模块以及设置在石笼模块的中部空心内的沉水植物栽植模块;
所述消浪栽植模块外形为中空圆柱体,包括设置在中央的植物定植孔(6)、均匀对称设置在圆柱体四周的固定孔(5)以及设置在圆柱体侧面的消浪外沿,所述消浪栽植模块为直径25~30cm,高5~7cm的圆柱体,材质为PVC、PE或HDPE;所述植物定植孔(6)上下通透或底部设有网格层,直径为10~15cm;所述固定孔(5)为长直径2~4cm、短直径1.5~2cm的椭圆形;所述消浪外沿的中部向内凹陷,凹陷深度为4~6cm,所述消浪外沿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沿结构(7)以及设置在下部的下沿结构(8);所述上沿结构(7)为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中的孔洞为直径为0.5~1cm;所述下沿结构(8)由蜂窝状结构和覆盖网构成,蜂窝状结构中的孔洞直径为1~1.5cm,所述孔洞内设有轻质微生物固定材料;
所述第一消浪模块(3)位于浮岛框架(2)外缘并围绕浮岛框架(2)布设一周,所述第一消浪模块(3)高为6~16cm,宽为10~12cm,垂直浮岛框架(2)纵截面整体为倒梯形;所述第一消浪模块(3)由自上而下管径逐步增大的3~6层第一消浪管紧密排列构成,且不同层第一消浪管按照凸出与凹陷的方式相间排列;所述第一消浪管为圆柱体中空管,所述第一消浪管外侧为斜上方的楔形开口,楔形端切面与管壁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一消浪管与浮岛框架(2)垂直排列设置,管径分别为2~3cm、4~5cm、6~7cm,管长为15~25cm;
所述第二消浪模块(4)位于第一消浪模块(3)和浮岛框架(2)底部的水下,宽为15~25cm,高为13~22cm,垂直浮岛框架(2)的纵截面整体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消浪模块(4)由自上而下管径逐步增大的3~6层第二消浪管紧密排列构成,所述第二消浪模块(4)伸出所述浮岛框架(2)外沿10~15cm,所述第二消浪管的伸出部分与第一消浪模块(3)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消浪管的未伸出部分与浮岛框架(2)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消浪管为圆柱体中空管,所述第二消浪管外侧为斜上方的楔形开口,楔形端切面与管壁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消浪管与浮岛框架(2)垂直排列设置,管径分别为2~3cm、4~5cm、6~7cm,管长为15~2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浪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模块为长、宽、高分别为60~70cm、60~70cm、15~20cm的长方体,石笼中部空心处的直径为25~30cm;所述沉水植物栽植模块为直径23~28cm、高15~20cm的圆柱体,所述沉水植物栽植模块的直径比石笼中部空心处直径小1~2cm,高度与石笼模块相同。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中所述抗风浪生态浮岛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消浪栽植模块,并将消浪栽植模块组装为多边形结构的植物浮床(1),之后在植物浮床(1)外围构建浮岛框架(2),完成浮岛主体结构的构建;
B、在浮岛框架(2)下方将预制的第二消浪模块(4)安装固定,之后将预制的第一消浪模块(3)与第二消浪模块(4)及浮岛框架(2)固定,完成消浪结构的构建;
C、将定植好植物的抗风浪生态浮岛按照景观整体布局要求牵引到预定位置加以固定,固定方式为将预制的生态沉坠结构设置在预定位置的水底,并用绳索与所述抗风浪生态浮岛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85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通光立体生态浮床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剂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