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无扰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7956.4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淼;徐莉婷;马建军;蔡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器 动态性能 过渡模式 反相 归一化处理 不连续性 单位电压 电感电流 电流前馈 控制逻辑 量化分析 模式切换 输出特性 数学模型 改进型 无扰动 占空比 前馈 改进 输出 引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无扰控制方法,包括建立NIBB变换器平均值数学模型,基于NIBB平均模型,引入等效占空比,对NIBB平均模型根据单位电压进行归一化处理,定义不连续性指数DI,对过渡模式的动态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最小DI的改进型Buck/Boost模式,运用电流前馈补偿,改进传统无扰控制的控制逻辑,在模式切换发生前对电感电流进行补偿。本发明评价模式过渡的动态性能,指导NIBB过渡模式的设计,结合改进Buck/Boost模式与前馈无扰控制,提出NIBB的综合无扰控制方法,实现了NIBB变换器的输出无扰动,改善变换器输出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无扰控制方法,用于多模式DC-DC变换器电路的运行控制。
背景技术
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以电池为代表的储能设备,其输出电压随工作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对于与可再生能源及储能设备接口DC-DC变换器,需要具备宽输入电压范围内的电压调节能力。传统DC-DC变换器(如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等)均为单输入控制系统,在宽电压输入场景下,占空比将会在较大幅度内发生变化,导致难以对变换器运行性能进行全范围优化。
采用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Non-inverting Buck-Boost converter,NIBB),可满足宽电压输入范围的需求。NIBB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该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当输入电压在宽工作范围内变化时,NIBB可在多个模式下工作:在Buck模式下,S2始终导通,S1和S3在每周期切换工作;Boost模式下,S1始终导通,S2和S4在每周期切换工作。
为说明NIBB性能特点,该变换器平均值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L、C、Req分别NIBB变换器的电感、电流与等效负载电阻,vi、vo分别是NIBB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iL是NIBB的电感电流,d1、d2分别是S1、S2的占空比。根据式(1),令微分项为0,可得稳态变压比:
其中D1、D2分别是S1和S2的稳态占空比。
Buck模式下,D2=1,D1在[0,1]区间变化,对应于稳态变压比在[0,1]区间变化,变换器工作在降压模式。Boost模式下,D2=1,D1在[0,1]区间变化,对应于稳态变压比在[1,+∞]区间内变化,变换器工作在升压运行模式。为使NIBB充分发挥多模式运行、灵活性强的优势,需要针对不同工作模式,对NIBB的控制器分别进行设计。NIBB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输入电压vi发生变化时,NIBB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切换工作,控制量有时为d1,有时为d2,有时d1、d2同时作为控制量,这就意味着系统开环动态特性发生变化。由于每个工作模式都有其对应的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描述。工作模式切换时,变换器模型随之发生变化,闭环控制器亦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7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负电压产生电路
- 下一篇: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