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红土镍矿冶炼废渣制备水体COD降解催化剂的方法及其臭氧降解COD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6350.9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进进;章文贵;龚梅玲;奉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C02F1/7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红土 矿冶 废渣 制备 水体 cod 降解 催化剂 方法 及其 臭氧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红土镍矿冶炼废渣制备水体COD降解催化剂的方法及其臭氧降解COD应用。本发明在添加镍矿冶炼废渣基础上,补充镍渣重量的35%~100%天然多孔黏土矿物添加锰盐补充催化剂活性组分,锰盐折合MnO2占废渣重量的6~18%,经酸浸、混合、沉淀、离心洗涤、练泥、挤条、烘干、焙烧等环节制得成型柱条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取高效水体COD降解催化剂,工艺过程无废气、废固等产生,仅有少量盐碱废水,工艺简单可行,绿色环保,经济性高。而且,成功解决了废渣有毒金属浸出风险,COD去除率可超85%,而同等条件下不加催化剂40min去除率仅为65%,去除效率提升超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及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红土镍矿冶炼废渣制备水体COD降解催化剂的方法及其臭氧降解COD应用。
背景技术
红土镍矿是含镍的橄榄石,由铁、铝、硅等含水氧化物组成的疏松黏土状矿石,矿石呈红色,所以被称为红土镍矿,可作为镍铁厂生产镍铁合金之原料,制取合金往往会伴生大量的冶炼炉渣,由于大部分镍合金制造企业缺乏炉渣二次处置及利用的措施,形成百万千万吨级的固体废物。大量废渣堆放占有极大的场地面积,不仅浪费土地资源也对周边水体土壤具有极大的污染隐患,如何将其较好地资源化利用成了迫切的难题。
在已报道的文献专利中,红土镍矿冶炼废渣主流利用途径仍是作为建筑用材原料,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砌块、砖、玻璃、陶粒等。
如盐城市国泰混凝土有限公司在2017年3月16日CN107804983A中公开了一种富硅镁质镍渣抗冻水泥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70~9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30份含富硅镁质镍渣掺合料、1~5份二水石膏粉混合,利用石灰激发作用,利用镁质组分生成Mg(OH)2减少混凝土的有害孔数量,进而提高抗冻性。
扬州大学在2015年4月1日CN104478368B中将镍渣复配制成了一种耐磨混凝土,其将水泥270~420份、镍渣粉20~50份、粉煤灰35~75份、水150~190份、镍渣细骨料250~500份、镍渣粗骨料210~440份、砂320~500份、石子740~1176份、减水剂1.8~9份复配制得,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工作性能良好、抗折、抗压强度高。
东南大学在2013年11月27日CN103408277A中将镍渣直接利用制成免烧砖,采用镍渣51.1~67.4份、粉煤灰8.5~25份、石灰8.4~8.7份、水泥0.3~12.9份、水13.8~15.3份均匀拌和后利用模压成型工艺成型,通过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制得镍渣砖,镍渣占砖块比例超50%,镍渣利用率高。
武汉理工大学在2014年2月5日CN103553333B中报道了一种富铁镍微晶玻璃及制备方法,该玻璃有镍渣90.27份、KNO3 2.11份、Sb2O3 7.62份组成,经称料混合、熔制成型、玻璃晶化等步骤即得镍渣微晶玻璃,其所用的镍渣主成分含SiO2 47.0~55.0%,Fe2O3 8.2~10.1%,Al2O3 1.1~9.6%,CaO 10.2~13.1%,MgO 18.0~21.0%。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在2016年6月15日CN105669163B中提供了一种镍渣粉烧制的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高岭土尾矿55~65重量份、镍渣粉20~30重量份、铝厂污泥5~25重量份以及活性炭,且活性炭的质量为高岭土尾矿、镍渣粉和铝厂污泥总质量的10%~20%;所述轻质高强陶粒的制备工艺,包括:将高岭土尾矿、镍渣粉和粉煤灰混合,进行粉磨过筛;掺入高岭土尾矿、镍渣粉和粉煤灰混合料总质量10~20%的活性炭,混合均匀,加水搅拌并成型成预设尺寸的陶粒生料;将陶粒生料置于高温炉中,设定温度为1000℃~1100℃,保温时间10~20min,即完成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