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2409.7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佩琦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3/10;C09D7/61;C09D5/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识别 光固化 荧光 防伪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包含如下组分:光固化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光固化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活性单体,裂解型可见光引发剂,球硅粉,润湿剂,消泡剂,流变助剂,荧光剂,分散剂。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涂料可采用波长为405nm的可见光来对涂层进行固化,固化速度快,能耗低,环保低VOC,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本发明涂料对各种基材都有良好的附着力,涂膜机械性能优异、耐候性好、耐划伤;本发明涂料涂层在日光下透明无色,不会影响涂覆物表面外观;且仅在380nm以下紫外光照射下,涂层才发出450~500nm波长的蓝色荧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材料目前多数应用于室内漆、荧光棒等方面,涉及的荧光材料主要为日光激发的有机荧光物,光固化防伪涂料在市场上仍是空白。
而且,现有的防伪涂料虽为水性体系,但其采用热固化,固化速度缓慢,对施工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高,且有大量VOC的排放,施工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较高的能源消耗,且固化后涂膜的表面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涂料可采用波长为405nm的可见光来对涂层进行固化,固化速度快,能耗低,环保低VOC,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本发明涂料对各种基材都有良好的附着力,涂膜机械性能优异、耐候性好、耐划伤;本发明涂料涂层在日光下透明无色,不会影响涂覆物表面外观;且仅在380nm以下紫外光照射下,涂层才发出450~500nm波长的蓝色荧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20~30份光固化脂肪族聚氨酯树脂,
20~30份光固化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
10~15份光固化活性单体,
0.5~5份裂解型可见光引发剂,
5~10份球硅粉(即球形硅微粉),
0.1~0.5份润湿剂,
0.1~0.5份消泡剂,
0.5~2份流变助剂,
0.05~0.5份荧光剂,
0.1~0.5份分散剂。
优选的,所述光固化脂肪族聚氨酯树脂选用国精的二官能团的GU3400Y。
优选的,所述光固化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选用国精的三官能团的GU1700P。
优选的,所述光固化活性单体选用国精的二官能团TPGDA。
优选的,所述裂解型光引发剂选用巴斯夫TPO型号。
优选的,所述荧光剂选用巴斯夫OB型号。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可紫外识别的光固化荧光防伪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过200目滤网后的20~30重量份光固化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20~30重量份光固化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投入搅拌装置,在300~500rpm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0~15重量份光固化活性单体和0.5~5重量份裂解型可见光引发剂,搅拌30min后,再加入5~10重量份球硅粉,加料完成后再搅拌10min,制得物料A;
2)在300rpm搅拌条件下混合0.1~0.5重量份分散剂、0.1~0.5重量份润湿剂和0.5~2重量份流变助剂,加料完成后以300rpm搅拌5min,制得物料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佩琦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佩琦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2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玻璃瓶烤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耐磨紫外光固化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