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91932.8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龙;李标;朱亮;彭稳;马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罩 滤清器 密封性检测 气罩结构 筒体 下端开口 密闭 气嘴 环形密封圈 检测操作 筒体顶部 下压气缸 圆筒结构 连接头 检测 贴合 泄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包括气罩筒体和设在气罩筒体上的气嘴,所述气罩筒体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下端开口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检测平台贴合密闭的环形密封圈,气罩筒体顶部设有用于与下压气缸相连的连接头。该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气罩罩在待检测的滤清器上,气罩密闭后通过气罩上的气嘴是否有气体出来进行判断是否存在泄漏,使检测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
背景技术
滤清器的端部与滤清器端部内的盖板之间易出现密封问题,因此生产出来的滤清器需要做密封性检测。目前的滤清器密封性检测没有专用检测装置,多是通过人工端部密封检测气压,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以达到使检测操作简便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包括气罩筒体和设在气罩筒体上的气嘴,所述气罩筒体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下端开口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检测平台贴合密闭的环形密封圈,气罩筒体顶部设有用于与下压气缸相连的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气罩筒体为金属筒体。
所述气罩的下开口处设有气罩下法兰盘,气罩筒体和气罩下法兰盘连接在一起,法兰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设在环形凹槽内。
所述连接头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连;连接头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纹结构相连。
所述气罩的内顶部设有弹性垫片。
所述气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气罩罩在待检测的滤清器上,气罩密闭后通过气罩上的气嘴是否有气体出来进行判断是否存在泄漏,使检测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滤清器密封性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罩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检测平台、2.下拉气缸、3.气罩、301.气罩筒体、302.连接头、303.气罩下法兰盘、304.气嘴、4.下压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滤清器密封性检测的气罩3结构,包括气罩筒体301和设在气罩筒体上的气嘴304,气罩筒体301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下端开口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检测平台贴合密闭的环形密封圈,气罩筒体顶部设有用于与下压气缸4相连的连接头302。
将待检测的竖直滤清器放置在检测平台1上,滤清器的下端开口位于检测平台上,检测平台的气孔位于滤清器的下端开口内,气罩向下运动罩住待检测的滤清器,气罩通过下端的密封圈与检测平台压紧密封,通过下拉结构的下拉气缸2将滤清器端口处密封圈压紧在检测平台上密封,通过检测平台上的气孔向滤清器腔体内进气,通过检测气罩上的气嘴是否有气体流出,从而检测滤清器端部是否存在泄漏。如气嘴有气体流出,其滤清器存在泄漏为废品。
气罩筒体301为金属筒体。连接头302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连;连接头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纹结构相连,连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清器密封性高效检测装置
- 下一篇:操作简单的滤清器端部密封性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