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91914.X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行;刘中华;王永池;吴广;周雪兵;邱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槽孔组 漏泄同轴电缆 目标频段 渐变 漏缆 排布 覆盖区域 径向区域 漏泄通信 末端信号 稳定切换 信号切换 性能差异 外导体 信噪比 槽孔 两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其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缩短信号切换区域,稳定切换效果。在同一根连续生产的漏缆的外导体上排布有至少两组不同的槽孔组,每组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不同的槽孔组在单独存在时均需支持对应的目标频段,不同槽孔组在单独存在需在对应的目标频段存在性能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在隧道、管廊、矿井等呈带状的狭长区域内漏泄同轴电缆的用量非常多,其传输性能和辐射性能相对稳定,传输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不会沿漏缆而发生变化,传输损耗随着距离等量增加,体现为随着漏缆长度的延伸,辐射信号的电平越来越小,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当前小区信号越来越弱,临近小区信号越来越强,所以可以在临界区域内满足设计的切换条件完成小区的切换。目前同一个通信项目中,一般使用同规格的同类型漏缆,且同一根漏缆均采用相同开槽结构,在整个漏泄通信过程中,漏缆始终是在等比例辐射能量的,故而信号在漏缆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将逐渐衰弱,自然辐射出的信号也越来越小,所以为了能在末端满足通信条件,在始端较长一段区域内信号一般是非常强的,这种现象实质上是一种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其在保障漏缆链路始端满足通信要求、末端综合损耗不变的前提下,均衡首端综合损耗,在漏缆组建的通信链路前端段牺牲一定的辐射性能以保证较小的传输损耗,有效延长设备的覆盖半径或同时在末端段牺牲适量传输损耗增加辐射性能,以避免始端场强浪费,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缩短信号切换区域,稳定切换效果。
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根连续生产的漏缆的外导体的上排布有至少两组不同的槽孔组,每组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不同的槽孔组在单独存在时均需支持对应的目标频段,不同槽孔组在单独存在需在对应的目标频段存在性能差异。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漏缆本身不截断的情况下,其根据漏缆所要布置的现场将漏缆外导体的开槽方式进行长度向分段设计,根据每段长度区域的特性在对应长度区域的外导体上开设对应的槽孔组,而保证其物理上依然为一根漏缆;
对于不同长度区域内的漏缆需根据不同性能需求排布不同的槽孔组;
不同槽孔组在单独存在时主极化方式一致,即进行组合的槽孔组中如果有一组槽孔组的辐射的信号以垂直极化为主,则与它进行组合的所有槽孔组在单独开制漏缆时均需以垂直极化为主;
不同的所述槽孔组的槽孔参数不完全形同,所述槽孔参数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槽孔形状、渐变节距、槽宽、槽长、开槽倾角、开孔间距、槽孔形状组合样式;
所述槽孔组包括但不限于为U型开槽组合、八字型开槽组合或一字型开槽组合;
不同槽孔组的组合包括如下槽孔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不同节距组合、不同槽长组合、不同槽宽组合、不同倾角组合、不同槽形组合;
不同槽孔组在组合时的槽孔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上述五种方式进行任意组合;
所述槽形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形状,矩形斜槽、矩形竖槽、U形横槽或夹缝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