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1467.8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谭佑华;麦基民;谭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明日涂料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34 | 分类号: | C08G69/34;C08G69/28;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钟作亮 |
地址: | 52844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树脂 水性油墨 二聚体 环氧树脂 附着力 合成 油酸 甲基四氢苯酐 柔韧性 聚合松香 二聚酸 分析纯 耐水性 重量份 | ||
一种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其中,该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二聚体含量为95%的油酸二聚酸10‑20份、二聚体含量为70%的聚合松香5‑8份,环氧树脂2‑5份、甲基四氢苯酐2‑5份、分析纯3‑6份。本发明具有柔韧性、附着力和耐水性等性能都更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及其合成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溶剂型油墨中挥发性有机物(V℃)的排放愈来愈受到限制,环保安全的水性油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聚酰胺配制的油墨具有光泽和黏结性能好、快干及低气味等性能,广泛用于凹版与凸版印刷油墨,也是玻璃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等包装材料印刷不可缺少的油墨,因此研究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黏结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水性聚酰胺的制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树脂分子链中引入羧基(或胺基),用碱(或酸)中和形成阴离子型(或阳离子型)树脂,能水溶或增溶分散于水中。二是在树脂分子链中引入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醚基、酰胺基等,自乳化而分散于水中。较好的。但是,以上述方法制备出来的水性聚酰胺的柔韧性、附着力、耐水性等性能都比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柔韧性、附着力和耐水性等性能都更好的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还向社会提供一种柔韧性、附着力和耐水性等性能都更好的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二聚体含量为95%的油酸二聚酸10-20份、二聚体含量为70%的聚合松香5-8份,环氧树脂2-5份、甲基四氢苯酐2-5份、乙二胺(EDA)1-5份、己二酸(AA)2-5份、N,N一二甲基甲酰胺3-6份、乙醇胺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3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油酸二聚酸的酸值为190-200mg/g,黏度为8000mPa·S(25℃)。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的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端羧基聚酰胺树脂(CLMPA)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油酸二聚酸、聚合松香、乙二胺,缓慢搅拌加热到120℃,保温1h后再缓慢升温到220℃,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反应2.5h后,降温即得端羧基聚酰胺树脂;
(S2)多羧基聚酰胺树脂(PHPA)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端羧基聚酰胺树脂、己二酸、环氧树脂和适量催化剂苄基三乙级氯化铵,搅拌加热至140℃,保温反应1.5h后,即得多羧基聚酰胺树脂;
(S3)水性聚酰胺树脂(AWPA)的制备;在多羧基聚酰胺树脂(PHPA)中加入甲基四氢苯酐和适量自制催化剂,110℃下反应2.5h,减压蒸馏,滴加乙醇胺中和至pH值为8左右,即得到水性聚酰胺树脂。
本发明由于含有二聚体含量为95%的油酸二聚酸10-20份、二聚体含量为70%的聚合松香5-8份,环氧树脂2-5份、甲基四氢苯酐2-5份、乙二胺(EDA)1-5份、己二酸(AA)2-5份、N,N一二甲基甲酰胺3-6份、乙醇胺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3份。所制成的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的柔韧性、附着力和耐水性等性能都更好。因此,本发明具有柔韧性、附着力和耐水性等性能都更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性油墨用聚酰胺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二聚体含量为95%的油酸二聚酸10-20份、二聚体含量为70%的聚合松香5-8份,环氧树脂2-5份、甲基四氢苯酐2-5份、乙二胺(EDA)1-5份、己二酸(AA)2-5份、N,N一二甲基甲酰胺3-6份、乙醇胺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明日涂料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明日涂料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