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1318.1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4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修复路面清扫干净,并测量确定待修复路面的范围和深度;
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通过路面修复装置对路面进行破碎、填料和辊压,完成路面修复;
步骤三:在步骤二修复过程中,添加沥青再生剂,对粉碎的沥青进行还原,从而实现原有的沥青的重复利用,节省沥青的消耗量;
步骤四:步骤二完成后,设置障碍保护,待路面固化后即完成修复;
其中,步骤二中所述的路面修复装置包括车架(1)、行走轮(2)、刺破单元(3)、粉碎单元(4)、填料箱(5)和碾压辊(6),所述刺破单元(3)安装在车架(1)上,刺破单元(3)用于对破损路面的边缘进行敲击,确定路面破损的范围,同时避免在修复过程中对完好的路面部分造成破坏;所述粉碎单元(4)安装在车架(1)上,粉碎单元(4)位于刺破单元(3)的后方,粉碎单元(4)用于将经刺破单元(3)敲击的破损路面进行全面粉碎;所述填料箱(5)用于对经粉碎单元(4)粉碎后的待修复路面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沥青,重新修复路面;所述碾压辊(6)安装在车架(1)的下方,碾压辊(6)位于填料箱(5)的后方,碾压辊(6)用于对路面进行碾压,将路面压实、完成路面的修复;其中,所述刺破单元(3)包括旋转电机(31)、转动柱(32)、丝杆(33)、调节电机(34)、滑块(35)、伸缩杆(36)和敲击块(7),所述转动柱(32)竖直安装在车架(1)下方,转动柱(32)在外圆周表面沿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旋转电机(31)安装在车架(1)上,旋转电机(31)用于驱动转动柱(32)转动;所述丝杆(33)竖直安装在转动柱(32)的滑槽内,丝杆(33)上下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调节电机(34)安装在转动柱(32)的底端,调节电机(34)与丝杆(33)相连接;所述滑块(35)数量为二,两滑块(35)分别位于丝杆(33)的上下两端;所述伸缩杆(36)数量与滑块(35)数量相同,两伸缩杆(36)一端分别铰接在两滑块(35)上,两伸缩杆(36)另一端均与敲击块(7)相铰接;所述敲击块(7)用于对破损路面的边缘进行敲击、破碎;
所述敲击块(7)包括基体(71)、转轴(72)、敲击电机(73)、磁铁一(74)、敲击头(75)、磁铁二(76)和弹簧一,所述伸缩杆(36)铰接在基体(71)上,基体(71)为内置空腔的长方体,基体(71)的上下表面分别竖直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通孔一和通孔二与基体(71)内部的空腔相通;所述转轴(72)安装在基体(71)的通孔一内,转轴(72)位于基体(71)的内部;所述敲击电机(73)安装在基体(71)的上表面,敲击电机(73)与转轴(72)相连接;所述磁铁一(74)固定在转轴(72)的底端,磁铁一(74)左边为N极、右边为S极;所述敲击头(75)上端位于基体(71)的空腔内,敲击头(75)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段圆环形凸台,敲击头(75)的下端穿过基体(71)的通孔二向外延伸,敲击头(75)的下端为锥形,锥形结构有利于敲击头(75)顺利刺入路面;所述磁铁二(76)固定在敲击头(75)的上端面上,磁铁二(76)左边为S极、右边为N极;所述弹簧一设置在敲击头(75)的外圆周表面,弹簧一位于基体(71)的空腔内;
所述敲击头(75)下部在外圆周表面倾斜向上设置有导槽,导槽内设置有刺板(77)和弹簧二;所述刺板(77)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且刺板(77)位于敲击头(75)外的一端尺寸小于刺板(77)位于敲击头(75)内的一端;所述弹簧二位于敲击头(75)的导槽内,弹簧二用于连接敲击头(75)和刺板(77);
所述粉碎单元(4)包括行走齿轮(41)、行走电机(42)、转动轴(43)、连接件(44)、液压缸(45)和锤头(46),所述车架(1)下端面在粉碎单元(4)的位置设置有螺旋型凹槽,螺旋型凹槽的侧壁设置有齿形结构,螺旋型凹槽的截面为T型;所述行走齿轮(41)位于螺旋型凹槽内,行走齿轮(41)与螺旋型凹槽内的齿形结构相啮合;所述转动轴(43)安装在行走齿轮(41)上,转动轴(43)下端延伸出车架(1);所述连接件(44)位于车架(1)的下方,连接件(44)转动连接安装在转动轴(43)上,连接件(44)与车架(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行走电机(42)安装在连接件(44)内,行走电机(42)输出轴与转动轴(43)相连接,行走电机(42)用于驱动行走齿轮(41)转动;所述液压缸(45)竖直固定安装在连接件(44)的下端;所述锤头(46)固定在液压缸(45)的活塞杆端部,液压缸(45)配合锤头(46)对破损路面进行粉碎;
所述锤头(46)内置空心腔室,空心腔室内设置有加热线圈(8),加热线圈(8)用于对破损路面的沥青进行再次加热,重新作为修复材料加以利用;
所述液压缸(45)下端设置有聚氨酯弹性管(9),聚氨酯弹性管(9)下端与锤头(46)相连接,从而使聚氨酯弹性管(9)形成密封空间,聚氨酯弹性管(9)内注满冷却水,冷却水既避免因锤头(46)温度过高对液压缸(45)造成损坏,同时又能够减缓锤头(46)粉碎地面时对液压缸(45)造成的冲击;
所述碾压辊(6)内部为中空结构,碾压辊(6)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挡水板(61),碾压辊(6)内注入汞液(62),汞液(62)的体积小于碾压辊(6)中空结构的容积;
工作前,车架(1)在行走轮(2)的带动下使转动柱(32)移动到破损路面的中心位置;首先通过调节电机(34)带动丝杆(33)转动来调节两滑块(35)的位置,同时再配合以伸缩杆(36)使敲击块(7)移动到破损路面的边缘位置;接着,旋转电机(31)转动,敲击块(7)绕着转动柱(32)沿着破损路面的边缘移动,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敲击块(7)对破损路面边沿进行局部破碎,避免了在后续的粉碎过程中,对完整路面部分造成损坏;当敲击块(7)随着转动柱(32)转动时,敲击电机(73)工作,磁铁一(74)和磁铁二(76)之间处于相互吸合与排斥的不断交替之中,从而敲击头(75)有规律地上升和下降运动,对路面进行敲击,实现了对破损路面边沿的破碎;在敲击头(75)向下运动并刺入地面的过程中,刺板(77)的弧形面与地面接触,从而刺板(77)被压入导槽内;当敲击头(7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刺板(77)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向外伸出,从而刺板(77)顺利将一部分地面顶起,提高了敲击头(75)对地面的破碎效果;敲击头(75)完成对破损路面边缘的破碎后,行走轮(2)继续向前移动使锤头(46)位于破损路面的中间位置;然后,行走电机(42)工作,使行走齿轮(41)沿着车架(1)上的螺旋型凹槽运动,从而带动连接件(44)和下方的液压缸(45)水平移动,液压缸(45)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向下推动锤头(46)对路面进行粉碎,实现了破损路面的全面粉碎;在锤头(46)对路面进行粉碎的过程中,加热线圈(8)通电,通过锤头(46)对路面的敲击将热量传递给粉碎的沥青,使沥青温度升高并融化,既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又缩短了路面修复的时间;由于加热线圈(8)对锤头(46)进行加热时会使锤头(46)温度升高,并将热量传递到液压缸(45),加速了液压缸(45)内密封圈的老化,影响了装置的工作寿命,通过在液压缸(45)和锤头(46)之间增加聚氨酯弹性管(9),并灌满冷却水,一方面起到了隔绝热量的效果,避免温度传递到液压缸(45);另一方面由于液体较固体容易被压缩,从而对锤头(46)敲击地面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起到缓冲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由于汞液(62)具有流动性,在碾压辊(6)转动的过程中,汞液(62)处于流动状态,同时由于挡水板(61)的存在,汞液(62)的流动能够使碾压辊(6)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从而在碾压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振动,提高了碾实的效果;而且,汞液(62)的加入增加了碾压辊(6)的密度,碾压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3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