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实心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0762.1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艾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实心 | ||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实心桩,包括底座,底座上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和第四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和第四支撑环的内径和高度均逐渐增加;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设有端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一钢筋笼,第二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之间设有端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二钢筋笼,第三支撑环与第四支撑环之间设有端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三钢筋笼,本发明提升整体基桩的综合力学性能,题高了强度和稳定性,抗震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心桩,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实心桩。
背景技术
基桩工程的建材在市场上较多,如有管桩、各类方桩、灌注桩、钻孔桩等。这些桩材主要分为非预应力构件和预应力构件两大类。预应力构件桩材包括,管桩、离心预应力方桩等。它们的缺点是,往往脆性较大,从发生开裂到破坏时间较短,桩身延性较差,在发生地震时造成瞬间建筑物倒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没有充分时间逃生。
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截面多样,市场上比较多的为方形和圆形截面,在作为承载作用构件时,其最大目的在于提高单位材料所能提供的桩体承载力,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预制桩的很大特点在于桩侧与土相互作用,利用桩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桩体承载力。
圆形截面相对及其截面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故在提高桩侧摩擦力方面管桩不占有优势;方桩与土体摩擦力较大,承载力比管桩好,但实心方桩沉、耗料多;空心方桩较好的结合了管桩和方桩的优点,外截面为方形,内截面为圆形,相对而言可提高桩侧摩擦力,但其截面混凝土厚度不一,单位体积材料的摩擦力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专利CN 201220296541.X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圆角三角形实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桩的横截面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实心桩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分布于钢筋笼的内外两侧,钢筋笼由主筋和箍筋构成,所述钢筋笼的主筋呈圆角三角形布局,主筋为六根,分别设置于圆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的中点上,所述箍筋设置在主筋上,所述箍筋呈螺旋状并连续的焊接在主筋上,所述主筋由钢绞线或钢棒中的一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为圆角三角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
专利CN 201320070509.4公开了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桩,包括具有多个切角的混凝土桩身和位于所述混凝土桩身内部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螺旋箍筋、预应力筋和锚固筋,所述钢筋笼的横截面为具有切角的多边形,且所述切角为弧形。
但是,上述的实心桩仍然存在桩均存在承压强度不够,张力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实心桩,提升整体基桩的综合力学性能,题高了强度和稳定性,抗震性能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实心桩,包括底座,底座上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和第四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和第四支撑环同轴设置,且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和第四支撑环的内径和高度均逐渐增加;
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设有端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一钢筋笼,第一钢筋笼包括四个第一外钢筋和四个第一内钢筋,四个第一外钢筋分别设置在第一钢筋笼所呈的正方形结构的四个边角处,第一内钢筋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外钢筋之间,第一外钢筋和第一内钢筋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固定结构组合成型;
第一钢筋笼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环的高度、且小于第二支撑环的高度,第一钢筋笼上与第二支撑环过渡配合的设有一层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浇筑口,通过第一浇筑口向第一盖板下方区域内灌注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条式接头连接实心方桩
- 下一篇:内压桩及其施工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