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0352.7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张锋;关毅江;沈云辉;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合同 区块 智能 篡改 签名认证 数据信息 应用智能 可信度 违规 检验 合同 惩罚 监测 监控 广播 违反 网络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智能合约监测到用户违反合同条款的数据信息,会根据电子合同中的条款,通知违约一方进行赔偿,赔偿需要合同双方知晓并进行电子签名,得到了双方的签名认证后,智能合约会对双方签名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后,便按照赔偿条款的内容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将赔偿信息记录广播到区块链网络上。本发明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电子合同的内容不能够被篡改,保障了电子合同的可信度;通过应用智能合约进行监控,为责任条款、违规惩罚等合约条款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强制性执行手段,增强了电子合同的执行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子合同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合约技术——电子合同逐渐被推广和使用。电子合同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例如: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缩短合同交易时间、减少合同错误率、降低合同风险等等,这都得益于其事务的自动化管理模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使用电子合同的行列当中。然而,现有的电子合同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追责系统对违反合同规定的一方进行及时的问责,导致合同的工作不能按时地完成,不能保障被害方的利益。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层,系统层,网络层;所述的用户层和系统层相连接,系统层和用户层相连接;所述的用户层为医药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提供接入服务,所述节点包括药材基地、加工厂、运输中心、经销商;所述系统层包括数据反馈单元以及条框监控单元;数据反馈单元从区块链网络上获取与条款规定相关的企业生产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条款监控单元;条款监控单元根据数据反馈单元反馈的数据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存在违约行为,则对企业进行追责;所述网络层包括区块链网络以及下属节点;下属节点负责对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保证电子合同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同时,节点还负责对区块链上的信息进行广播,保证电子合同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地反馈给客户。
网络层采集双方用户对合同的执行数据,将数据传输给系统层中的数据反馈单元和条款监控单元,若条款监控单元检测到用户中有一方违反了合同条款,则启动合同追责程序,向用户层中的违约方发出通知,要求其进行赔偿。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方法,所述的方法基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智能追责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101:用户在系统上进行注册;
步骤S102:用户向三方认证机构CA申请秘钥对,注册过程需要用户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并将自己的电子签名作为身份信息上传到系统上;
步骤S201:双方根据商业行为选择合适的合同模板选择合适的合同模板,填写合同,并将合同的内容按照模板的规定填入模板;
步骤S202:双方附上电子签名,系统向CA发出电子签名认证请求,以验证客户身份的真实性;
步骤S203:系统比对双方合同,确认内容一致后,把子合同写入区块,同时在区块内部写入一个标识数据,以标记该合同的版本信息及信息来源,保证电子合同修改过程有据可查;
步骤 S301:系统将向区块链上的其他节点进行广播;
步骤S302:每个节点会接收到新产生的区块,并对新区块的有效性进行校验;校验完成后将新的区块记录到分布式账本上;
若系统检测到有违约行为,启动追责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S401:电子合同执行期间,智能合约监测到了违反合同条款的数据信息;
步骤 S402:系统通知违约方进行赔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