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90123.5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姚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刘岩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在两个终端对应同一个UPF实体时,使得这两个终端之间实现本地交互。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实体通过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包。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8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758372.4、申请名称为“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例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随着新兴企业办公模式及智能居家模式的出现,有线LAN和无线LAN (wireless LAN,WLAN)显现了其在部署复杂、灵活性、移动性、覆盖范围等方面的不足,这促使LAN技术再发展以适应未来应用对LAN的需求。
利用移动网络其本身的广覆盖特点,来直接提供LAN服务,称之为移动局域网(mobile local area network,MLAN)。MLAN可以在更广泛的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即无论用户是否在同一地域,只要加入同一MLAN,即可实现基于LAN的数据交换或通信。利用已经广覆盖的移动网络,MLAN的创建及其伸缩迁移调整均可由移动网络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此外,MLAN可按需定制,不同MLAN之间互相安全隔离。
然而,在MLAN中,当两个终端对应同一个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时,这两个终端之间如何实现本地交互,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在两个终端对应同一个UPF实体时,使得这两个终端之间实现本地交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实体通过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的数据包,其中,该数据包携带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和该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该用户面功能实体通过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数据包。基于该方案,由于用户面功能实体在通过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接收第一终端的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和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确定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进而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包,因此可以在两个终端对应同一个用户面功能实体时,使得这两个终端之间可以实现本地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和该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包括: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确定该第一终端签约的移动局域网MLAN的标识;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MLAN的标识和该第二终端的寻址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基于该方案,可以在MLAN中确定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确定该第一终端签约的MLAN的标识,包括:该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以及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终端签约的MLAN的标识,其中,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上行路径的信息和该MLAN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基于该方案,可以确定该第一终端签约的MLAN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